新华社杭州12月26日电(记者 周竟)年关临近,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基地的义乌,正在迎来2011年的最后一批客商,同时六万多家商铺也开始清点一年的收成。
“今年还不错,外贸和内销的销量都差不多比去年好了一成。”圣诞节刚过,义乌亿航圣诞礼品厂的经理张兰芳开始盘点库存打算结束一年的营业,她说今年义乌的圣诞经济总体上比较乐观。
“其实看义乌经济如何,不一定要去商贸城,在街上走一圈看看餐饮店的生意就能知道。”义乌最大的中式餐饮连锁店之一“匆忙客”后勤部副总经理吴林生说,餐饮店的客流量能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经济的活跃程度。他判断,今年义乌经济形势应该不错,因为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正快速扩张,仅“匆忙客”一家一年中就新开了15家分店。
“而且,餐饮店生意好不好也不用算营业额,数数每天用了几包盐就能心里有数。一包一斤的盐可代表200人左右的客流量。”吴林生说。
食盐消费量代表经济走势?义乌市盐业公司办公室主任郑建胜说,义乌的经济靠外来人口支撑,外来务工人员已达到140万,超过本地人口的两倍,食盐的消费量可以大概看出当地的就业情况。
盐业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的前11个月,义乌市每月平均食盐的消费量为1462吨,2010年为1464吨,两年中食盐消费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均为1月和2月。
“这说明义乌今年的经济形势比较平稳。”郑建胜说。
为求证“匆忙客”和盐业公司的说法,记者来到义乌海关——以外贸为命脉为义乌,只要看看一年的出口额就能可以知道经济走势。海关工作人员正忙碌统计,其提供的数据显示,义乌1-11月自营出口的总额为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义乌市市场发展贸易局办公室副主任樊文军则表示,义乌自从2010年1月起,就开创了“食盐指数”监测法,将每月的食盐销量上报给市政府,市政府将其作为监测义乌经济运行景气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此来预警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出台相关应对措施。
“‘食盐指数’是我们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想到的。当年我们观察到,义乌前八个月食盐销量总体平稳,但到9月至11月忽然大幅降低,12月后逐渐回升到正常水平,后来我们发现食盐消费量减少的三个月正是义乌遭遇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候。”樊文军说,食盐销量统计方便快捷,是经济的“晴雨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