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教学遗体缺口巨大 温州医学院校面临尴尬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在线12月27日讯 近日温州市出现首例遗体成功捐赠者,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是温州市市民去世后捐赠遗体者太少了,而温州医学院急需遗体捐赠用于医学教学与研究,却由于观念等束缚,遗体捐赠工作遭遇多重尴尬。

  一年用于医学教学遗体上百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医学院校在校生平均20人才能解剖一具遗体。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医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一人能解剖几具甚至十几具遗体。遗体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医学院的医学教学。

  “我们20来名学生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才能解剖一具遗体。北京上海一些医学院,平均4名学生,就能解剖到一具遗体。”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楼新法表示,温州医学院每年用于医学教学的遗体要上百具,目前都是从其它院校调剂过来。而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等一些学科在全国医学院来说,都排在前列,但面临着的是用于医学教学遗体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医学教学质量。

  “入土为安”观念成捐赠枷锁

  捐赠遗体游离于观念的正统与开放之间。近年来,遗体捐献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被接受。早在1982年,上海市率先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随后,广州、北京、天津等城市也陆续跟进。不少地方专门为遗体捐献者设立了纪念碑、纪念园,乃至专门的纪念日。

  然而在温州市捐赠遗体面临重重困难。近几年以来,市民主动与温州医学院联系捐赠遗体,有意愿的每年仅有三到五例,以老年人居多。然而在接受遗体过程中,明明已经签署捐赠协议,家属临时反悔变卦,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多次。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一年成功捐赠遗体有几十例到几百例。

  温州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遗体捐赠的接收点,我省有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温州医学院,市民如有意愿捐赠遗体,他们可以联系上述两家单位来接收。目前看来,“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确实成了捐赠遗体的一个枷锁,这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期待出台制度来确保遗体捐赠

  遗体怎么使用?使用后如何归还?签署捐赠协议后,家属反悔怎么办?遗体捐赠带来的多种伦理与法律问题,在困扰着捐赠者家属与遗体的接受单位。然而目前在我国,还未有关于遗体捐赠的法律出台。

  温州市首例遗体捐赠者徐启荣老人的儿子说,他们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遗体捐赠给温州医学院,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误解。在捐赠遗体过程中,还要跑上多趟路,到医院、民政殡葬部门、公安等多个单位部门打证明。

  楼新法表示,遗体捐赠是件好事,值得全社会大力提倡,医学院还就温州市首例遗体捐赠者,将专门组织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提倡徐启荣老人对医学的开明精神。但这还要温州市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例,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对接收遗体后的使用、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明确的责任规定,从制度上来确保遗体捐赠。

  来源:温州都市报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护航经济 温州警方截获9名欠薪跑路老板
·温州全国首创干部任用"张榜招选"制 1人履新
·温州市拟提拔任用或转任岗位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健迈向滨海新时代
·温州市工商联扎实推进商会组织党建工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