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刊发的《老板只想卖600元,商场说必须卖2000元以上》一文见报之后,引发了市民极大的关注。“没想到一只锅的定价,居然揭示了商品在商场里的定价潜规则。”一位市民打进本报的热线电话这样说。
不过,对于锅子老板老曹的说法,商场老总们有些坐不住了,在他们看来,老曹的想法有些片面,没有从市场经济规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对于品牌的价格,商场没有定价权
昨天本报的报道让几位商场老总很关注,在他们看来,老曹对于商场的价格建议存在误读。
首先,按照杭州目前各大商场的经营方式来看,基本上品牌都是自己经营的,而不是商场来经营,自营品牌在商场内占比很少。所以品牌该定什么价,最终以什么价格卖出,商场只有建议权,没有定价权。商场不会要求客户定价格,也从来没有“某商品非卖多少价不可”这样的规定。所以老曹说的2000元的定价,应该是商场工作人员的建议价格。
一位商场人士表示,一般商场的盈利主要来自商品扣点,所以对于品牌的定价并不会强加干涉,但是也会建议品牌商在刨去各项运营成本、以及扣点之后还能保持合理的利润。合理的利润能保证品牌本身健康发展,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优良的购物环境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
一只锅为何要卖2000元以上?
既然商场没有定价权,那么他们建议老曹定价在2000元以上,究竟是不是合理的呢?
“从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来看,商品的定价最终由市场决定,定价低了,生产者和经营者都会亏本,定价过高,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商品销售不出去,生产者和经营者同样会被市场抛弃。”一位经商多年的服装代理商说,因此,商场对于一件商品的定价建议,可能更加接近于这种商品在流通领域真实的价格体现。
一件商品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销售,就无法忽视各种流通成本和运营成本。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年来,商场自身的运营成本在不断提高,尤其在杭州这种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人力资源、品牌运营等各方面的费用都在逐年上涨。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具有商业价值的店面供不应求,价格也是逐年上涨。就拿上海来说,一些知名的地铁商铺,日租金十年来翻了不少,从1998年的5元/平方米,涨到30元-40元/平方米。
一个锅具要进入商场销售,那么它的定价就绝对不能只取决于产品本身的生产加工成本,还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除了各项流通成本和运营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品牌的附加值、产品设计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件商品而言,只有当这些成本都经过精细核算之后,定出来的价格才会更加符合市场规律,过高或者过低,都无法长期在市场中生存。
其实,这和蔬菜价格有些类似。比如大白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最低的时候只需5分钱一斤,批发商收购后,在批发市场以两毛钱批发给蔬菜摊贩,而摊贩拿到菜场卖,可能就要五毛钱一斤。菜价在最后一公里翻了一倍多,但菜贩并没有因此获得多少暴利,根本原因是摊位费、运输费等各种流通环节的成本,以及菜贩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在最后一公里推高了菜价。
就曹老板的情况来看,之前他一直在为国外品牌做代工,销售和品牌都未涉及,现在希望进入内销市场就必须面对这两个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因此他不能仍抱着“加工者”的心态面对一个零售市场,必须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参与者,才能适应内销市场。因此,曹老板的经历,对
于很多“代工”向“内销”转型的浙江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
在商业社会中,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去菜农的地头买菜,也不可能人人都去工厂买衣服买锅子,这些流通领域中所需支付的成本,都会通过各种形式由最终消费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埋单。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件商品的定价,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
据都市快报 记者 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