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 她生命中的前18年,属于欧洲那个古老的世界名城、音乐之乡维也纳;但是,在溜冰场上一次偶然的眼神交汇,成就了她在中国土地上不离不弃的68年。
她的低调使得她的故事曾经长久未被揭开,一经曝光,她的爱情即被视为传奇,甚至被拍成电影。
时光荏苒,随着她的离去,传奇终归渐行渐远。
从发现故事到讲述传奇再到陪她走完最后一程,钱江晚报担任了一位忠实的记录者。
她叫格特鲁德·瓦格纳,奥地利人,1934年来到中国,中文名华知萍。
长篇通讯,揭开奥地利女子的爱情传奇
洪加祥,原《钱江晚报》通讯员,现浙江日报记者,1992年最早在《钱江晚报》上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奥地利女子瓦格纳的故事。
直到今天,说起瓦格纳,这位资深记者,仍有掩饰不住的激情。
20多年前的故事,历历在目。
最早刊登瓦格纳故事的是《参考消息》,当时寥寥百余字,讲有个家乡在奥地利的外国女人解放前嫁到中国,在中国乡村隐姓埋名几十年,她第一次回维也纳家乡探亲时,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她的朋友问:你怎么会在中国,换作我,可待不下去。
瓦格纳回答:中国正在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她的前途是美好的。
瓦格纳说这句话时,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远没有现在这样举足轻重。
正是这条消息引起了洪加祥的注意。这是怎样一位女子?
她就生活在东阳乡下,那时,东阳还叫东阳县。几经波折, 1991年5月,洪加祥终于踏入了瓦格纳在东阳县湖沧村的家。
仅听她的声音,一口地道的东阳方言,很难与眼前这张立体的欧洲人面孔联系起来。为了接近瓦格纳,洪加祥好几次跟着她一起去村子里挑水。有一天,挑完水后他跟着她一起来到她丈夫的水泥坟前,她在丈夫的坟前点起了蜡烛。
洪加祥问:你悔不悔?瓦格纳说:我不悔。
话匣子终于打开。
然后就有了长篇通讯《中国恋歌》在《钱江晚报》上的刊出,反响极大。媒体纷至沓来,电视台来拍纪录片,后来又有了电影,王志文饰演瓦格纳的丈夫杜承荣。
钱报记者接力采访,陪伴她到生命终点
瓦格纳的故事,钱江晚报一路跟踪采访,历经好几位记者之手。她的传奇在不断记录中丰满和升华。
1931年1月,东阳学子杜承荣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被派往奥地利学习警务。
在溜冰场上,偶然的眼神触碰,杜承荣结识了热情浪漫的瓦格纳,跟她学溜冰。当时,瓦格纳是一家百货商店的售货员。爱情就这样来势汹汹,踏平了国界,融合了文化。
1933年,杜承荣学成回国。1934年,瓦格纳追随而至,轮渡停靠在黄埔江畔,奥地利女人扑进了中国的怀抱。
1935年,杜承荣和瓦格纳的婚礼在西子湖畔新新饭店举行。
之后,中国历经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瓦格纳随着杜承荣的迁调,颠沛流离,辗转杭州、福州、重庆等地。
1949年8月,杜承荣作为旧职人员解甲归田,瓦格纳随着丈夫回到湖沧村当农民,他们的第5个孩子、小女儿爱华降生在东阳。
动荡岁月的困苦自不必说,好在生活的艰辛都成了过去。
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瓦格纳的故事继续发酵,以她为主题的记录片、歌剧被陆续搬上银屏和舞台。而这些作品所依照的蓝本,往往就是本报的历次报道。
瓦格纳成了中奥友好的使者,成了爱情忠贞的代名词。
2002年,瓦格纳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那一天,春雨和着泪一起滴撒在湖沧的土地上,她的葬礼是隆重的。我们见证了村民们提着写有“杜”字的灯笼,用当地风俗长久地迎在村口,就像等着一个至亲的亲人。
杜家新造的房子,欢迎钱报记者再来看看
时光荏苒,传奇渐远。
瓦格纳的五个子女都是普通人,他们的名字体现了杜承荣和瓦格纳对祖国的感情,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大儿子强华,从事地质研究,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云南昆明;二儿子兴华在老家务农;大女儿丽华是教师,已退休;二女儿韶华是幼儿园老师,也早已退休;小女儿爱华早先在家务农,后来去上海郊区,摆了个小摊,卖些小日用品。
兴华说,杜家200年的老宅子已经不在了,现在的家是三层的小楼,刚造好。“欢迎钱报的记者再来看一看,你们肯定不认得了”。
丽华说,我们现在都不太说父母的事,想起来令人伤感。现在,我的女儿都快退休了。
“跟奥地利还有联系吗?”
很少,因为“舅舅们也都已过世,只是每年圣诞的时候写一份贺年信”。信是用德语写的,每次都让强华和丽华斟酌良久,因为母亲已经不在,久不用的德语语法实在难为了他们。
强华他们这一辈还是欧洲人的脸孔,但语言、行为已经完全与乡邻无异,而到了第三代、第四代,更加与当地人融为一体。68年的痕迹是什么?瓦格纳的孩子,眼睛如她一般明亮,竭尽一生来写一个爱字是艰辛的,但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
在孙儿们看来,祖母的爱情故事,也已经是动人而遥远的传奇。
听说几年前,杜家又修了族谱,在那里头,奥地利姑娘格特鲁德·瓦格纳的身份是:杜承荣的媳妇——华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