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梁臻 吴元峰 吴煌/摄
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浙江该如何调整脚步?昨天下午两点半,省政协举行“文化强省”建设专题座谈会,各党派、界别派出代表,共议“文化强省”建设。
昨天的会议,委员们都很积极,几乎都是抢着在发言,有几个女委员都是站着举手,站着发言。窗外阴冷潮湿,会议现场却热情似火。
互相谦让
也是浙江文化的体现
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副主席隗斌贤,首先拿过话筒。
隗斌贤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防止做成文化“大跃进”。文化如水,我们要关注文化的本质,切勿把文化“工程化”、“功利化”、“指标化”。
隗斌贤呼吁,大力推进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和互动。文化与科技如影随形,科技创新能增强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由此,政府应更加积极地搭建平台,培养文化大繁荣的品牌,引进文化人才,建设创新型省份。
隗斌贤话音刚落,其他委员争先恐后。话筒在省政协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发展处处长卢真金面前,但他先让给了省政协委员单志明。
原来,在上午的会议上,单志明因为前一位委员发言超时了,没能说上话,所以,下午让他先说。委员们说,谦让,也是我们浙江的文化。
浙江文化
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
卢真金接下来的发言,极具感染力:
《雷锋》的作者、省作协名誉主席黄亚洲为什么愤怒?为什么送下去的节目没人看?世界各地对浙江人的印象,除了会做生意,还有什么?
卢真金提出了自己对浙江建设“文化强省”的三步走想法:让浙江文化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
目前的文化大省的建设还停留在较为浮躁的阶段,主流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够强。他认为文化强省建设要以走下去为前提,走进去为基础,走出去为关键。
走下去,除了要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还要把先进文化、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下去,把文化种下去;走进去,要加强文化科普,加强地方文化挖掘、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助推文化;走出去,要把眼光放眼全球,打造浙江特色文化品牌,展示浙江形象。
一个北方人眼中的
浙江文化
省政协委员闫彦一开口,一溜带着北方口音的标准普通话。闫彦是一个北方姑娘,她心目中的浙江文化符号,就是钱塘江的潮水。
闫彦说,浙江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潮文化。潮涌千年,海塘也见证了浙江的历史。比如,盐官鱼鳞石塘,是防钱塘江潮汐之患而筑,有着2000多年历史,它与长城、运河,被称为古代著名的三大建筑工程。
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从海潮汲取灵感,写下优美诗篇。从庄子、司马迁、白居易到王国维、郭沫若等等。闫彦建议,在海宁建设潮涌公园,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开发出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多项功能,服务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