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王黎婧、张冰1月14日发自杭州
我们的城市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就像评判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准。
在这片逐渐改变着容颜的土地上,人们由衷地感受着周遭环境的巨大变化,更感触着浙江的每一天变迁。
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水质良好……这是我们对所处城市最基本的需求。
在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夏宝龙代省长宣布了一组数据:“去年浙江依法取缔、关闭一批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040万吨、造纸产能161万吨和印染产能21亿米。”
眼下,浙江正酝酿着一次次猛烈的环保风暴,进行着一场场艰苦的攻坚战。这一系列喜人的数据,正是这几年我省环保攻坚战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携手构筑“浙”片天,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不再是奢望。
试行PM2.5监测 开展专项整治
——让我们和蓝天有个约会
2015年浙江要建成182个监测站全面监测PM2.5
近年来,杭州市民总会有这样的感受,天空灰蒙蒙的,即使是晴天,天空看起来也是阴沉沉的一片,“蓝天白云”的景象好像只能停留在儿时的书本里。
徐燕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白领,来杭8年。在周末闲暇时候,她的爱好就是去爬爬山,呼吸山里的空气。
徐燕说,在她的印象中,杭州只有在下雨之后,空气才会特别清新,天空才会特别蓝。
灰蒙蒙的天,其实是一种灰霾天气。从气象部门提供的一份权威数据上看,60年代时,浙江省霾日数,年平均为7天;此后逐年快速增长;进入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0-2008年间平均年霾日数为40天,是60年代的5倍多。
拿杭州来说,2001年,杭州市的灰霾天气有12天,2010年则飙升到129天。
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台天气预报首席预报员曾欣欣从事气象预报工作多年,用她的话说,蓝天白云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尽管如此,她对于湛蓝的天空仍有很多期待。曾欣欣说,自己也曾在省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整治大气污染的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曾欣欣说,应该看到,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已不完全是环境保护的要求,而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前段时间,“PM2.5”这个新名词开始进入到大众的视线,一时间,人们的神经绷得很紧,我们每天所生活着的环境里,究竟有着多少污染物?
同住一座城市,头顶一方天空,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得到的“福利”,相比其他民生工程和项目,大气污染治理应当更受民众关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了“狠抓清洁空气”,这也体现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
浙江省提出,2011年到2015年,花5年时间搞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要陆续开展11个专项行动,而清洁空气行动是专项行动之首。
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陈茜告诉记者,浙江省已基本建立了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省内各地的空气质量。
目前全省有17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各地空气质量数据。
另外,两会期间,省环保厅厅长徐震也表态,PM2.5监测在环杭州湾地区率先试行。
此外,省内可能污染空气的30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348套大气污染源监控设施,以防工厂污染空气的突发事故。
陈茜介绍说,“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还将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高覆盖面,根据国家对氨氮、氮氧化物等新的控制指标以及重金属污染控制的要求,结合重点污染源年度更新需求来完善站点,建立仪器淘汰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