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月15日讯去年以来,公众对空气质量特别关注,PM2.5这个生僻的专业术语瞬间变成网络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颗粒直径小,却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如今,灰蒙蒙的天气越来越多,大家马上会联想到PM2.5。
省人大代表、浙江菲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姚宇平对PM2.5进行了不少研究。
“PM2.5携带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能被直接吸入肺泡并慢慢沉积,甚至会进入血液,危害其他脏器。”姚宇平说,PM2.5不仅可能引发急性中毒,还会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导致肺癌。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肺癌的死亡率和灰霾天数相当吻合。当前,我省大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灰霾天气,对其治理刻不容缓。
姚宇平在这次省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我省PM2.5治理工作的建议》。他说,对其治理,既要加强监测,及时发布测试数据,并解析PM2.5成分的来源,以便有的放矢,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也要制订规划,切实落实治理目标。
他建议对汽车尾气进行综合治理,成立专门的监控部门,加强车辆尾气年检工作,并淘汰高污染车,鼓励低排放车,提倡新能源车和大力发展公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