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目前,香港的出生增长率已创下历史新高,部分“贡献”来自“双非婴儿”。有专家称,香港关于“赴港生子”的“新政”,不仅仅是限制内地孕妇,更意味着,“双非”生子现象,已经对香港经济、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来自哪些方面,意味着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各界专家。
“港生”这条路,未必是最佳选择
近期,香港对内地孕妇生子限额作了调整,我觉得跟不少国家不断对中国抬高移民门槛一样——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制供应。
但这道门,一定不会关闭。深层次的原因,是香港人和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的民众一样,普遍面临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生育意愿不高,曾经直接导致香港的出生率出现连续下滑。
内地人来港生孩子,消费不菲,给香港带来不小的收入,也可以为香港带来新的劳动人口,有助缓解香港人口老化问题。
当然,因为“双非”生子数量飙升,也给民众和政府带来忧虑:他们会不会来挤占有限的福利和资源?父母来香港生宝宝的时候,可能只是来消费一下,再拿个证件,但香港政府需要忧虑的是,这些养在内地的港生孩子,什么时候回流,有多少回流,是集中一个时段来,还是根本不会来?要不要为他们的就业做计划、要不要为他们预算基本的保障?
对多数年轻的父母来说,这个“香港梦”也没那么美好。
养在内地的“港生”孩子,属于外地户籍,无法享受内地的医疗教育福利。
现在国内的孩子,出国留学门路很多,如果只是想以后孩子出国留学或移民更方便,“港生”未必是最佳选择。
60后和70后追求的生活方式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史晋川
参与“赴港生子”这一群体的,多数是企业家,年龄界定在60后和70后。他们希望孩子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教育,享受到优质的生话。赴港生子,或去国外生活,已成为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这个人群可能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虽然现在国内处于比较好的发展时机,但孩子取得国外身份,可以给自己的财产“留条后路”,实现人的自由进出和钱的自由进出。这也是他们对国内制度和发展的未知,作出的一些保护性准备。
“赴港生子”中还有一批人,对国内医疗服务和教育总不是很放心,这种心理,就跟现在多数年轻父母买进口奶粉的心理一样。
随着我国发展政策改变,计生政策的调整,医疗服务改善,“赴港生子”的潮流会回落。
部分富裕夫妻的生育要求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陈剑
我觉得“赴港生子”背后,有两个主要因素。
首先是源于内地现行生育政策的限制。
“赴港生子”是一部分经济比较富裕的夫妻的生育要求,这种现象是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的反映,这在浙江表现可能更加突出。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发达富强了,一部分有钱人,涉及到财产继承和家族兴旺问题。有些企业家,希望有更多子女,以达到财产继承的安全。
“赴港生子”,由于语言沟通几乎没有障碍,医疗水平和服务比较好,一边有市场和服务,另一边有需求和经济能力,市场和需求结合在一起,自然会有更多的人作出这个选择。
相关链接
“双非婴儿”催生历程
2001年,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相继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但父母皆为内地人的庄丰源胜诉,并因此为以后赴港产子的父母打开了一条通道:“在港出生的中国籍子女都享有居港权。”
2003年,“港澳自由行”开始实施,人们用港澳通行证就可以进入香港,这使内地父母赴港生子更加方便,港生婴儿的数字迅速爬升。
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产科服务中央预约制度”。所有孕妇必须事先与医院预约并接受产前检查。
2012年以来,香港限制“赴港生子”言论和事件频出:
1月20日,香港入境事务处处长陈国基在记者会上表示,若有无预约内地孕妇企图“闯关”进香港,一旦被发现将被遣返回内地。
2月1日,香港报纸出现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据传这是香港某论坛网友集资刊登,反对内地孕妇赴港“侵占资源”。
2月2日,香港民政事务总署大行动,全力扫荡专门接待内地孕妇来港产子的“月子公寓”黑点。
2月10日,一名帮助内地孕妇冲关赴港生产的非法中介人员,首次在香港被起诉,该女子被沙田法院判处监禁10个月。
2月12日,沙田法院以两项“违反逗留条件”罪,判一名黑市月嫂“入狱两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