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1日讯 夜已深,可吴兴区埭溪镇的文化活动室却还没“进入梦乡”。3月29日,来自城里的舞蹈教师许琳琳正在给100多名当地妇女上课,“这个动作要这样,对,腰再弯下去点,对了,对了”……这百名妇女来自埭溪20个行政村,她们将把当晚学会的舞步传授给村里其他村民。
“马上要举行‘唱响山村’的文化汇演了,我们村可不想落后,所以要认真学啊。”在场的村民陈子英说。在埭溪,“唱响山村”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的一个品牌,全镇各类业余文体团队近100支。此外,全镇20个行政村相继组建了腰鼓队、排舞队、山歌队,舞龙队、马灯队、民乐队等,共有队员300多人。“我们是山里人,以前唱唱跳跳的活动都没条件办,现在大不一样了。”该镇五石坞村排舞队队员杨小萍回忆,唱响山村文化活动的催生,缘起该镇的一场大型文化活动。 2005年9月,埭溪镇举办了一台文艺晚会,当时是在只有600多个座位的埭溪影剧院内举行,因人数限制,只能凭票入场,结果当晚会进行时,影剧院门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个现象引起了镇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深思和关注。一年后,镇宣传文化中心结合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认真策划举办了埭溪镇首届青年歌手大赛。虽然活动当天天气寒冷,但大赛吸引了数千群众前来观看。大赛结束后,该中心又组织了获奖歌手走进新农村,第一站就是东红村。于是在一个雨后天晴的夜晚,一个颇具山区农村特色的文化品牌——“唱响山村”从此诞生了。目前,当地已先后举办“唱响山村”文化活动50多场。由身边的歌手演唱或上下联动形式出现的“唱响山村”,广受群众喜爱,人们称它是埭溪的“同一首歌”。
“刚开始,由于没有固定舞台,‘唱响山村’文化活动进村都需要搭建临时舞台,活动成本较大。”该镇宣传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为了搭建“唱响山村”的永久舞台,做到天天唱,月月唱,埭溪在实施农村“八有”文化工程时,通过“上面补一点、镇上给一点、自己掏一点”的方式,在各村建设幸福舞台,预计今年将完成所有村的舞台建设。
昔日默默无闻的农村青年因为参加了镇里的青歌赛,一夜走红,在湖州城乡的文艺舞台频频亮相,成为人们追捧的名星。当地青年歌手潘晓波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还参加过全省农民歌手大赛并获得优秀奖。据统计,目前在埭溪,有150多位像潘晓波这样的草根明星,活跃在“唱响山村”的舞台上。
值得一提的是,“唱响山村”也为地方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作用。例如,有着悠久历史的埭溪水马灯,阔别20年之后得到重新恢复。根据非遗项目创作的原生态山歌《三番十二郎》,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表演汇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 音乐会、电影席卷而来 4月嘉兴文化市场五彩缤纷
- 2012文化新浙商评选开始报名 在外省的浙商也能参评
- 上虞:庭院文化闹盈盈 让文化“种”进每个村民心中
- 浙江省禁毒工作会议提出 用特色禁毒文化推进工作
- 以“老师文化”为引领 探索企业党建新途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