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求证央视名嘴微博传言 老酸奶真的有可怕内幕?
杭州奶企:用工业明胶制造老酸奶是小作坊极不负责行为
果冻厂商:没必要也不敢这样搞,不信你可以暗访
2012年04月10日 07:51:26

  “果冻、老酸奶里有破皮鞋等废旧皮革?!”

  央视主播赵普和媒体人“朱朱文强”昨天的两条微博,让这句话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也让原本脆弱的食品安全链条再次遭遇考验。

  昨天上午11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赵普在他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中说:“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都市快报昨晚连线相关厂商,求证赵普等人微博内容的可靠性。

  果冻和老酸奶里有废旧皮革?

  央视主播说这个内幕很可怕

  昨天凌晨,实名认证是媒体记者的新浪网友“朱朱文强”发微博:“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他比喻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这本来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

  随后,赵普发布了“内幕很可怕”那条微博。

  实名认证是“媒体人”的“落魄书生周筱赟”解释称:“不用这么神秘兮兮啦。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果冻更是如此。”

  截至昨天下午5点30分,赵普这条微博已被转发近13万次,评论超过2.4万条。不过,赵普这条微博昨晚已经神秘消失,尚不清楚是他本人删除,还是新浪官方删除。都市快报试图联系采访赵普本人求证微博讲述的内容,截至今晨截稿仍未收到他的回复。

  众多网友转发、评论,显示出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但也有网友质疑称,仅凭两条微博,并不能证明工业明胶添进食品了。

  实名认证是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的网友“玉子桑”说,果冻中的胶类物质所占的百分比大概在0.4%到1%左右,加太多反而会影响口感。

  微博实名认证是“科学松鼠会网站主编”的游识猷说:“我觉得,如果媒体有确实证据证明哪家酸奶/果冻使用了不能食用的工业级明胶,就应该直接拿出来。如果不敢针对特定品牌,支支吾吾地指向整个行业,那么对于行业中的循规蹈矩者何其不公?”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知名记者“@哑巴”转发了游识猷这条微博,并评论说:“不能更同意了。”

  有网友因此认为,央视很可能未做过“老酸奶/果冻使用了工业明胶”的调查报道。

  央视等多家媒体

  曾曝光工业明胶进入食品链

  到底什么是食用明胶?什么是工业明胶?又是怎么添加到老酸奶、果冻等食品中的?

  上海民防科学研究所《民防苑》杂志2004年12月发文说,食用明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肉冻、果冻、冰淇淋、方便面等生产时都使用明胶,它起黏合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传统老酸奶呈现的固态,运输中容易因摇晃、震荡而变成液态,厂家就加入明胶等凝胶剂。

  果冻也是用增稠剂加入各种人工合成香精、酸味剂配制成的,增稠剂就包括海藻酸、明胶、卡拉胶。

  国家对制造食用和医用明胶有严格规定,要求必须用新鲜、经过严格检疫、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动物骨骼或原皮加工,必须用全封闭的流水线烘干、粉碎。

  2004年5月,央视曝光山东省博兴县兴福镇生产的“垃圾明胶”进入食品链。5年后,有媒体再次发现当地生产的“垃圾(工业)明胶”还在冒充食用明胶。

  当地人说,小孩喝的牛奶,吃的果冻、冰淇淋、火腿肠,医院开的胶囊,卤猪蹄的皮冻、凉菜……都加工业明胶和水解蛋白。但他们对外都说是做工业明胶,实际上多数卖给了食品企业,充当食用明胶。当时,在河北、四川等也有不法企业,用工业原料生产食用明胶。

  《民防苑》杂志说,用皮革熬制明胶,要加入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制剂,很容易把一些重金属带到明胶里面,其中就有金属元素铬。

  人食用了含铬的明胶,会损害骨骼组织,使骨骼变脆易折,对于儿童,将影响其一生健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敏说,金属铬的严重后果是患上癌症。铬对人体健康的这种危害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在2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

  杭州奶企说

  添加工业明胶制作老酸奶

  是部分小作坊极不负责的行为

  杭州本地知名品牌“西湖老酸奶”的生产商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昨天晚上在新浪官方微博回应诸多网友关切。公司总经理王铁军说:“部分小作坊乳制品厂商采用添加工业明胶的方式制作老酸奶,无疑是短视且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本地的企业,奶源生产销售都在消费者眼皮子底下,怎么可能乱来。”

  王铁军说,作为正规乳企,“西湖老酸奶”的生产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的,符合行业规定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据了解,双峰乳业准备将老酸奶知识和鉴别方式张贴在各大卖场,告知消费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明胶分为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只要酸奶里用的是食用级明胶,就不用担心。范志红认为,劣质明胶不会进入高档酸奶中。为什么?她算了一笔账:每公斤食用明胶为25元,折合每克2.5分钱。老酸奶中明胶用量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那么1公斤(10小杯)酸奶中明胶的成本不超过5分钱——对于高档老酸奶来说,即便劣质明胶不要钱,值得添加它来牟利么?

  河南一家著名奶企负责人昨天也说,以他们企业为例,所制作的老酸奶,都是经过纯牛奶发酵而成,根本不可能添加工业明胶,甚至食用明胶也没有。添加工业明胶之类的行为,可能是某些小作坊小企业为节省成本所为。

  这位负责人还说,鉴别有没有添加明胶,最简单办法是:把老酸奶从冰箱里拿出来,放上一会儿,正常情况下应该就慢慢融化,“如果含有明胶,就会一直凝固,不可能化开”。专家说,老酸奶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果冻生产商说

  没必要也不敢用工业明胶

  “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暗访”

  昨晚,广东揭东县一家专业生产果冻的食品公司总经理林先生接受了都市快报电话采访。

  他一听记者提到“工业明胶用于果冻生产”,顿时吃惊地反问:“这怎么可能?你没搞错吧?我从未听过用工业明胶生产果冻的,它凝结度不够,倒是听朋友说过用工业明胶来生产糖果的。”

  林先生说,工业明胶用来生产果冻,除了技术上不可行,成本上看“也没必要”。他说,现在果冻行业普遍采用的是卡拉胶——从海藻里面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是目前广泛用于食品行业的一种凝固剂(凝胶剂),“我们从海南那边购买卡拉胶,一吨六七万元,如果厂家没有提供卡拉胶生产和质量的相关证明,我们不会进货,国家查得很严”。

  林先生说,果冻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糖,卡拉胶使用量只占果冻总重量的1%左右。他的公司算中小规模的,每天生产2万-3万斤果冻,“一斤果冻卖2元多,利润大概是3毛钱,其中卡拉胶的成本大约是2-3毛钱。果冻行业现在又不是没钱赚,不用靠工业明胶代替卡拉胶来降低成本”。

  他说:“这一行要做品牌,讲求质量,品牌果冻的利润空间比较大,比如喜之郎,一斤能卖十几元。”

  林先生迅速上网查询“央视记者微博今日爆料:不要吃老酸奶和果冻”新闻,并给另外一个做果冻的同行打电话询问后坚持说:“正规的厂商是不会用工业明胶生产果冻的,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家庭作坊可能会用工业明胶来做果冻,但这样做,果冻的保质期和口感肯定无法保证。”

  林先生还说,果冻是小孩子吃得比较多,“(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影响比较大,我们绝对不会也不敢用工业明胶”。

  怕记者不信,林先生两次笑着叮嘱: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生产果冻的中小厂家,你可以再去找几家了解。“老板都会说不用工业明胶,但你可以疏通员工,可以去暗访。”他在电话里自信地给记者支招。

  【延伸阅读】

  淘宝热卖双歧杆菌很多人在家自制酸奶

  乳品安全问题接连曝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自制酸奶。

  都市快报昨晚连线淘宝网两家双歧杆菌(制酸奶所需的一种发酵剂)销量最大的店铺,宜昌波迪凯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波迪凯)和常州益菌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益菌加)。

  波迪凯店里的北京牌川秀双歧杆菌粉10克装的价格是18元,显示的月销量是2465件。客服说:“1克的双歧杆菌粉用纯牛奶冲,可以冲出1升的酸奶,比例是1∶1000,非常的划算。要是想做果冻,同样可以用果冻粉来冲。双歧杆菌粉是店铺卖得最好的,宜昌所有的酸奶吧我们都在联系,都在我们店里拿货。一天就能卖上几千克。”

  客服还推荐:“你自己吃的话可以买双歧杆菌粉,是酸奶店的话可以买酸奶菌,因为酸奶菌价格比双歧杆菌要便宜1/3。”

  益菌加店里的双歧杆菌粉40克装的价格是84元,网站上显示“益菌加乳双歧杆菌家庭自制酸奶专用,唯一QS认证菌粉”。在问到安全时,客服说:“我们是正规的厂家,经过QS认证的,绝对不会对身体有害,含益生菌的吃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的双歧杆菌粉,常州的酸奶吧都在我们这里拿货,就连苏州上海的都过来买。”

  波迪凯的客服介绍制作酸奶的过程时说:“制作过程很简单的,就是按比例放进双歧杆菌粉和纯牛奶,然后等发酵完了就好了。”

  具体操作方式是选好干净的容器,先用开水消毒,然后放入相应纯牛奶和双歧杆菌粉,密封发酵10-15小时,发酵过程要密封和保温,可以用酸奶机做,也可以用电热毯包裹在容器外面用以加温,完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糖、蜂蜜、水果。

  杭州的汪小姐就非常喜欢自己做酸奶和果冻吃,她说:“用5克果冻粉,用少许冷水先化开,然后根据自己口味加糖,再加入250毫升的水、果汁、牛奶等混合液体加热。加热时要不停搅拌,防止打结,沸腾后再搅拌一会儿离火。将煮好的液体倒入果冻模中,加入喜欢的果肉,等凝住后抠出就好了。”

  汪小姐说:“用这样类似的方法,还可以做果冻布丁、草莓布丁、黄桃布丁等,都很简单,很多女孩都在自制,又方便又时髦。”在问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汪小姐疑惑了半天:“应该是安全的吧,我也不清楚啊。”

  都市快报 培训生刘彦朋 许凯 记者 邓璟 综合报道

  

【专题】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食品安全伤不起

【专题】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食品安全伤不起

【专题】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食品安全伤不起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央视记者调查:显微镜下的幽灵——瞧,这就是PM2.5
  • 央视“3.15”曝光杭州6家服装企业 称已在整改
  • 杭州阴雨天出名上央视 雨要断断续续下到三月
  • 当了6年春运志愿者 铁路杭州站"百事通"上央视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