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4日讯 网传有人用农药甲胺磷浸泡泥螺,但业界表示,从没听说有人用甲胺磷或用甲醛浸泡泥螺(4月17日N4)。
昨天,宁波市质监局发布消息称,到4月22日,共抽检泥螺产品及原料39批次,均未检出甲胺磷和甲醛。
昨天,宁波市质监局发布消息称,4月17日当天,他们组织人员对20多家泥螺生产企业进行专项监督抽查,截至4月22日,抽检泥螺产品及原料39批次,均未检出甲胺磷和甲醛。
39批次中,抽检的泥螺原料13批,分别来自慈溪、江苏、山东、辽宁等地;抽检企业储存在成品库中的泥螺产品26批。其中有陆龙、史翠英、老板娘、梦婕、雨中雨、海如森、笑咪咪等名牌,也包括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产品。
市质监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干处长说,具体的检测工作由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承担。因为菜场上自产自销的泥螺不在质监局监管范围内,因此未作抽检。
网上曾有人说,用甲胺磷浸泡泥螺是为了“让螺肉外吐,保证品相好看”。对此质监局有关人士表示,螺肉是否外吐和腌制工艺有关。不同的活泥螺对于不同浓度的盐水刺激反应不同,造成部分螺肉外吐而部分内缩,和是否浸泡甲胺磷或甲醛无关。
而“用甲胺磷浸泡过的毒泥螺壳会呈现黄色,而健康的泥螺颜色偏青”的说法,质监局的专家也进行了驳斥。专家表示,不同地域所产的泥螺颜色不一样,一般来说,宁波本地产的泥螺是黄色的,辽宁丹东产的泥螺是黑色的,而江苏产的泥螺壳是黄色,肉质偏青色。
专家表示,传统的泥螺腌制用盐水或者咸菜汁即可完成,保质期一般有一到三年。如使用甲胺磷和甲醛浸泡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味道口感一尝便知,无法掩盖。企业完全没必要那样做。
宁波“北有杭州湾、南有三门湾”的发展格局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记者昨天从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获悉,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签约仪式,日前在杭州举行,工程有望明年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宁波到台州又多一条捷径。
三门湾大桥工程起于象山戴港,接象山港公路大桥南接线终点,经象山茅洋、新桥、岳井洋、宁海长街、车岙港水库、长街工业园区、宁海南部农业观光区、胡陈港、沥洋港、青山港及蛇蟠岛,终于台州三门县六敖镇,接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起点。路线长约55千米,其中宁波段约48千米(象山境内约28千米、宁海境内约20千米),台州三门段约7千米,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2.8亿元。
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叶昌勇介绍,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是沈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路交通压力日益加大,目前的甬台温高速已达饱和状态,三门湾大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甬台温高速的交通压力,市民从宁波到台州又将多一种出行方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