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8日讯 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张白纸,受环境影响分化为正邪两派。 ”这是定海区司法局副局长、社区矫正工作者陶慧芳对人性的第一判断。她相信,许多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正确引导。而她的工作使命,就是拯救那些游走在善恶边缘的人。
“帮教要给他们以尊严”
肖泰(化名),16岁,不久前因参与共同抢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目前,他是陶慧芳社区矫正帮教的对象。学校政教主任对肖泰的评价是“聪明、记忆力强”。然而,自从被哥儿们义气所挟裹,他的人生就拐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记者跟随陶慧芳去学校,体验了她帮教肖泰的过程。
这是一个“吊儿郎当”的小伙,剪个爆炸头,长发遮住了左眼。“你现在的发型虽然吸引眼球,但从女生的眼光来看,并不是真正的美,而且与学生的身份不相称。我对你提一个建议,希望你放学后将头发稍微剪短些,行吗? ”陶慧芳委婉的话语,让肖泰开始收敛起自以为是的神情。
陶慧芳一直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把道理明白地说给肖泰听:“阿姨经常去监狱帮教,看到里面的人没有自由,都很后悔。 ”这句话吸引了肖泰原本四处躲避的目光。此时,陶慧芳开始纠正他错误的价值观:“如果换了别人来抢你的辛苦钱,你是什么感受?做个普通人,你设定一个底线:不做坏事,自食其力,对自己对父母负责。 ”她告诫肖泰注意交往的圈子,并向他举了一个曾经帮教过的白泉少年犯通过努力考上大学的励志案例。听到这里,肖泰惊讶地注视着陶慧芳,眼里露出一丝光亮。临别前,陶慧芳要了肖泰的家庭联系电话,预备抽空去家访,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次日,当陶慧芳再与肖泰见面时,肖泰已经把头发剪短了。
陶慧芳坦言,从事司法工作这些年,她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少年犯”,但偏偏总有一些花季少年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当,以及交友不慎等原因导致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做出危害社会的事。当他们被纳入社区矫正帮教范围后,如何让他们改邪归正,成为陶慧芳最关心的事。
目前,陶慧芳已矫正过20个“少年犯”,他们大都改过自新,开启了第二人生,有些还与她保持密切联系,自觉将近况告诉给陶慧芳。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盛云(化名)曾在陶慧芳的帮助下,与隔阂多年的母亲和好如初。矫正期间也时常铭记遵守法律、与人为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采取正当途径维权。因此,在一次无故被殴打事件中,他没有还手,而是沉住气到司法所汇报情况。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向公安部门报了案。由于许久未能得到答复,原本就处于失业期心情抑郁的他,失去了耐心,一个人跑出去喝酒,并致电司法所工作人员,扬言“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 ”
陶慧芳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时已过夜晚7时,她赶紧拨通了盛云的手机,从对方那醉酒后含糊不清的话语中,硬是抠出了他当时所在地点的信息,陶慧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找到盛云。在了解他是因为维权不顺所以才说出不理智的话后,陶慧芳当即承诺,次日就为他办这件事。好说歹说,终于将他劝回了家。路上,她又担心盛云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再受到什么刺激,就让同事开车送他回家,自己则推着盛云的自行车在夜色中走了半个多小时。次日,陶慧芳又陪他去公安部门调解,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直到夜晚,终于成功遏止了其恶性行为的发生。“我是你的兵,你放心,我已经改邪归正。 ”曾裕(化名)在发给陶慧芳的短信中这样说。他曾经也是陶慧芳社区矫正帮教的对象,现在已经解矫,并在定海开了一家公司。陶慧芳不定时与他联系,关心询问他的近况。
与社区矫正工作共同成长的这5年,陶慧芳接触过杀人犯、诈骗犯、聋哑者、精神分裂者、抑郁症患者等各色人群,一次次的帮教体验让她阅人无数,经历了常人不曾经历的风雨,遍尝酸甜苦辣。当然,她也从中获得很多收获:心理承受能力和包容心变强了,为人处世更沉稳了。
休息时间,陶慧芳酷爱看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都在她的涉猎范围之内。此外,她还是定海慈善总会的慈善义工,用行动传递更多的关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