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 问题胶囊事件曝光后,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再度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
食品、药品的质量控制怎么做,才可以真正让消费者放心?
昨天,记者随浙江省食品安全办,走访了杭州三家食品、奶粉、保健品的龙头企业,了解让人放心的安全食品,究竟应该如何来把关。
五花八门的原配料
是食品安全风险源
昨天,记者走访了杭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贝因美母婴营养品有限公司和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对这些大型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材料,全部来自于不同的供应商,而食品安全的最大风险,也正来源于此。
对于一家成熟的大型企业来说,自身的质量安全关,容易把;但五花八门的原材料,如何控制风险,保障质量,是一个难题。于是,除了进料时需要原料供应商提供各类合格证书,负责任的企业干脆一一亲自检测。
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的王玖林,在公司负责食品质量把关。他告诉记者,别看一包小小的方便面,其中涉及的原料包括了面粉、棕榈油,还有各种调味包内的食品添加剂等等,“我们会选择同行业中最具规模的专业供应商,并对这些供应商提供的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致病菌等进行检测。公司实行质量一票否决,一旦检测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公司就会终止与供应商的合作。”
贝因美公司同样有这样的源头控制制度。公司还专门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对发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可以即时召回。公司质控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对所有牧场、奶站和奶牛出奶过程全程监控;对大众特别关心的抗生素和激素等指标,都有日常监控,超标的问题奶能及时检测出来。
比国标更严格
防范问题原料进厂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治说,“(胶囊)事件发生后,所有的企业都被要求进行排查检测,但我很笃定,我们的产品质量过关,最后检测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周,市药监局对该公司进行抽查,9批次胶囊,铬含量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这是因为该企业,自己都一直在做这项常规的监测。
胶囊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位消费者给王治打电话:“我吃了很多年你们的产品。你们的胶囊到底有没有问题,数据合不合格?”
王治当即打下包票:“请百分之百放心,胶囊有常规监测数据作证。”
在王治看来,正大青春宝之所以胸有成竹,因为公司坚守“诚心有天知,修合无人晓”的宗旨,竭力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从胶囊供应商的选择、管理,直至胶囊投产前的各项检验,一一把关。
王治还透露,其实公司早就制定了远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检测标准,来把关质量。
据悉,该公司早在2002年就购置了一台美国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产品和原料中的重金属,其中就包括了铬。
2010年开始,公司将胶囊检验列为常规检测项目,并投资200多万元,采购了一台新质谱仪来检测微量添加剂和杂质。“问题胶囊大概只要每万粒40元,而我们进的原料是每万粒180元左右。就是因为我们在40元的货中检测出质量问题,所以,企业宁愿多花钱,也绝对不进不合格的胶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