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不倾为平,大治为安,平安是福。
到今年,浙江省“平安浙江”建设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可谓风雨兼程,一以贯之。
早在2004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当时的省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了“平安浙江”的概念。当年全国两会之后,根据中央的要求,省委提出了“大平安”的理念。5月中旬,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
随即,胡锦涛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贵在落实,贵在坚持”。
自此,一场关乎我省发展稳定大局、顺应民心众意的系统工程建设迅速展开。
这场持久战,对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建设“平安浙江”,不是仅仅要求治安好、犯罪少的狭义“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
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隅。目光放得越是远大,脚步就要迈得越是踏实。
实际上,从一开始,建设“平安浙江”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重大民生工程。
8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新增财力的7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不断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稳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平安浙江,不仅仅牢牢装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心里,也落实在各地相关部门工作者的行动中。同时,我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基层的创新做法亮点纷呈,群众的自治参与也融入到平安创建工作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杭州的“和事佬协会”、舟山的“网格化管理”、苍南的“五站式工作法”、宁波的“社区警务e超市”……
目前,我省所有乡镇(街道)已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共组建服务团队9.6万支,覆盖企业和基层单位21.7万家。全省3万多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代办员9.2万余名,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都有便民服务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浙江”建设工作和考核重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顺应社会发展变化适当进行调整。
省平安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每年都对平安考核评审条件进行修订。“比如这两年,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考核权重逐年提高;而在经济领域,增加了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方面的内容;在民生方面,增加了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工作的考核。”
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前行,坚持了8年之后,我们面前呈现出以下这组数字。
百姓的感觉,比数字更真实
浙江是否“平安”?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杭州秋水苑的居民张承年大爷说,自从这个小区试点成立平安惠民中心后,以前头疼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小区门前的莲花街不再脏乱堵;中心有医生、民警甚至还有律师解答他们的疑问;现在还增加了心理咨询师,可谓与时俱进。
海宁的女孩小徐去年路遇车祸,救起受伤老人后却被肇事司机诬陷,当地警方通过在全市安装的8000多个视频监视探头,还原了事故真相。这得益于嘉兴平安建设中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完善。小徐说,以后做好事就不用再有顾虑了。
在丽水松阳县,当地百姓有什么不顺气的事,不会自己吵,而是习惯去找当地的调解委员会。松阳百姓老褚前不久就通过村里的调解小组,了却了那笔被拖欠的陈年老债的“心病”。他说,以前乡下有些时候看拳头吃饭,现在终于找到讲理的地方了。今年,丽水市法院和检察院也主动融入到该市“大调解”体系中,丽水的那句老话“自己的头是要别人理的”也成了不少调解员的口头禅。
……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8年“平安浙江”建设,辟小路而成大道,积小安而成大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下,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自然不断提升。
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赵洪祝充分肯定8年来“平安浙江”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实践经验,他说,“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确保“平安浙江”建设常抓常新,始终保持持久活力。
“在富饶、美丽的浙江大地上,人人和谐相处,处处安定有序,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吃得放心、行得安心、住得舒心,幸福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一幅藏在省长夏宝龙心中的“平安浙江”的美好画卷。历时8年,这幅画卷正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中徐徐打开。相信,未来的画面,一定会更加绚烂。
- 浙江奇迹 辉煌大气 浙报今起连推三组大型报道
- 【专题】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义工”评选
- 浙江决定将打击食品药品侵权伪劣工作纳入政绩考核
- 全浙江省公安干警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
- 浙江拟立法断绝地沟油原料来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