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4日讯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财富。”
“我们搞环保,让全省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是最关键的三件事。”
……
生活在浙江的我们,是幸福的。经济富足是其一,山清水秀是其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一直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再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推进生态省建设各项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
这也是浙江几届省委一直坚持的发展逻辑。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路子,过去五年来,浙江经历了经济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它傲立全国的发展质量——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浙江的生态环境改善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环保从来不是环保部门的一家之事
“我们搞环保,让全省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是最关键的三件事。”2012年2月21日,省委书记赵洪祝在五年召开一次的第八次全省环境保护大会上说。这也是2002年以来几届浙江领导的共同追求。
共建共享生态浙江,正成为浙江环保事业的自觉行动。
在浙江,环境保护早不是环保部门一家之事。省级部门组成“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动环境整治。在嘉兴,一家企业若是污染环境,将遭遇一系列“组合式”惩罚:除了缴纳环保罚单之外,新上项目不批、搞科研拿不到政府资助、银行贷款无门,各个部门都承担起了监督环保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既要坚持党政主导,也要动员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省委书记赵洪祝说。
中国首个设立的省级“生态日”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2010年6月30日,浙江省委通过《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未来5年,浙江将继续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并将在强化社会生态文明理念上取得新突破。当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每年6月30日为“浙江生态日”。
在我们身边,关心环境保护并投身于环保的普通人同样比比皆是——
有400多名会员的台州黄岩区环保协会,长期关注长潭水库周边的餐饮店污染问题;
温州苍南的绿眼睛社团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殚精竭虑:
衢州开化县环保组织以骑单车的形式守护钱江源;
杭州则出现了追黑烟的老人……
今年将重点整治铅蓄电池等重污染行业
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不以牺牲未来利益为代价追求GDP增长,已成为浙江各界人士的共识。
统计显示,浙江生态省建设累计投入千亿元资金,省级财政投入治理污染和生态建设的资金是全国最多的。近5年,浙江用于生态建设的资金相当于同期GDP的2.0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浙江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将“青山绿水”纳入其中。在丽水市,半数以上乡镇不考核工业税收、招商引资,却要考核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
2011年,浙江查处9699件环境违法案件,罚款总额达4.11亿元,还有170人因环境违法被拘留。
因血铅超标而影响全国的湖州铅酸蓄电池产业,在遭遇最严厉的行业彻底整顿后得到改善。截至2011年8月15日,全省登记在册的27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只有18家继续生产,16家正在整改提升,37家停产待搬迁或拆除,其他都已依法关停。但通过整治,相关重点区域和行业的发展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浴火重生、做大做强——这正是浙江连续两轮的“811”行动中,以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同时,省环保厅针对排污总量超标、污染整治不到位,群众反应强烈、环境信访纠纷多发或久拖未解决的区域启用“区域限批”的手段来强化执法力度,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台州市路桥区,去年共关闭了上千家小拆解、小熔炼、小电镀企业,但通过有保有压,上大关小,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4%,GDP增长了10%以上,财政收入增加30%以上。
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表示,今年浙江还将对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出拳。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财富”,安吉人的幸福生活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财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分析生态建设效益时常说的话,在安吉,正成为现实。
国家试点的“安吉模式”,让浙江生态保护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山区县,安吉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经济持续得到发展,人民福祉得到提升。
坐落在山沟沟里的安吉递铺镇横山坞村,十多年前穷得叮当响,自从依照“安吉模式”开始开发后,村里集中财力建造标准厂房出租,每年仅租金就获利近百万元。如今的横山坞村,依托灵峰山风景度假区等自然资源等优势,把全村规划建设成以休闲农业观光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景点……
而这样的例子,在浙江还有很多。
省环保厅厅长徐震介绍,浙江的环保管理机制创新,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2011年,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出台制度11项,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3亿元,排污权质押贷款9.6亿元。
除了生态补偿机制,今年3月25日,浙江选择具备PM2.5监测能力的环杭州湾七大城市,率先推出PM2.5日报。浙江成为省级层面领先公布PM2.5的省份,为提前实施国家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生态市县、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细胞三大系列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生态县、4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7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1个省级生态县和939个省级生态乡镇。
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浙江正努力使越来越多的百姓成为环境保护的受益者。
- “磁石效应”越来越大 绍兴展会经济还有多少潜力
- 浙江的地铁梦梦圆在即 助力杭州迈向国际化都市进程
- 浙江民企转型升级面临六大机遇 发展空间巨大
- 海洋优势助推发展 浙江向海洋挺进
- 文化如何“创”出经济效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