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9日讯 “欲打造海洋文化一条街的定海中大街,正式开街半年即遭遇“寒流侵袭”,近三成商铺提出转让,这引发了舟山论坛网友热议。中大街的“海路”该怎么走?带着这个问号,笔者5月中旬进行了一番调查。”
人气不足经营困难
5月15日午后,笔者来到定海中大街时,只有零星几家店开着门,约有三成店铺门口都贴着“转让”字条。这几天,舟山论坛一条题为《救救定海中大街》的帖子,也引起人们对中大街现状与出路的关注。
横塘弄一号的“净莲居”是中大街开业最早、名气最大的一家茶馆,但目前经营十分困难。茶馆主人林代军坦言,他前后投入了200多万元,现在每月要亏二三万元,进退两难。“我们当初也是看中了海洋文化一条街招牌,开到这里希望能产生集聚效应,带动生意。但是没想到没有人气。 ”这是笔者走访了“艺、茶、佛、食”10多家店铺,店主们的共同感叹。
外地游客稀少
中大街上很多经营字画、器物收藏和本地特产的店铺,主要客户群是外地游客。比如,徐重芳的几幅渔民画,是让外国游客买走的;夏雨缀获2011年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的一组“鱼鲜迎客来”贝雕画,是由上海游客买走的……“当初说会有年20万人次的游客量,但现在我们没看到多少。 ”一些店主说,跟他们想象中旅游团纷至沓来的情形不同,街上外地游客非常有限。
中大街的软肋是周围没有景点,难以吸引外地游客。而笔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目前中大街上的商铺,存在扎堆重复、原创特色相对不足的情况,非自产的旅游产品在别处很容易复制。凸显个性,也是中大街的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尤受冲击
“受市场大气候影响,生意普遍不景气。 ”定海古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近段时间来,不光中大街,西大街、芙蓉洲路也频现商铺转让。
“文化本来就是小众的消费,群体有限。 ”一位收藏爱好者说,大家在钱包扁了的时候买得更少。
大力扶持文化产业被写进我市“十二五”规划,中大街也为“非遗”项目搭建了平台。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舟山贝雕”和“钱氏船模”,以及体现海岛特色的“渔民画”在中大街就享受到免房租的优惠政策,体现了我市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舟山贝雕传承人夏雨缀老先生无暇来店里,雇了两名店员。笔者了解到,本月截至25日,该店只售出了300多元的首饰盒。
作为一些亟需传承的工艺,能不能变静态成品展示为动态制作,突破陈列、销售成品的局限,变为工坊形式,老艺人现场制作,吸引游客或市民观看甚至动手参与,丰富其行程体验?
居民区与商业街混合
“昨天就有一个旅游团进来,走到半路就返回了。 ”街口一家店主说起来尽透无奈。
居民区与商业街混合在一起,成为中大街一“景”。抬头可见楼上面被单、短裤搭着,谁的游兴都会因此打折。而居民的生活也无法避免地被打扰。
有关人士建议,商业街应该一整条街都由商铺贯通起来,促进其业态繁荣。
古街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对于仍在居住的17户居民,他们也在与市房管局沟通,希望能够支持定海区古街改造工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自己做生意,或者将房子租给别人做生意。在问到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时,该负责人摇摇头:“这不是我们单方力量可以做到的。 ”
店主呼唤政策扶持
中大街开业半年,按照合同,众商家该交付下半年租金。但很多商家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开下去了。他们希望有关方面出手,在吸引游客、租金优惠等方面,帮助商家渡过难关。
一些商家对中大街还是十分留恋,他们希望能够获得租金方面的政策扶持,撑过这段难关,等待街面人气旺起来。
“在定海,想找个老的地方逛逛真的找不到了,这么好的一条街应该好好利用起来,政策方面也应该加以扶持。 ”净莲居茶馆林代军称,他现在是贷款付房租,“如果租金步步紧逼,迟早死掉。 ”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