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最近,继90平方米刚需之后,非刚需房源也频频动销,而且有些卖得还不错。
按照杭州版限购政策,本地户口家庭,只要名下有两套住宅,就没有购房资格,更没有贷款资格。而外地户口,必须有社保或纳税证明,才能在杭州限买一套。照理,总价高的大户型购买客户,基本应该属于被禁之列。
这些几百甚至上千万元总价的房子究竟是怎样卖出去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打擦边球的现象,值得警惕。
招数1:借亲戚朋友的名义买房
记者调查发现,杭州本地人如果名下已有两套以上住房,就借用父母或子女名义买房。父母或子女必须是杭州户口,而且子女须年满18周岁。据悉,这类现象在改善型客户中较为普遍。
在滨江某楼盘开盘现场,记者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客户在选定了一套房后,在现场忙着打电话。销售人员提醒他,你有购房资格吗?他头也不回:资格总能搞定的,关键是筹款。
还有一些名下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外地人则借用外地户口的亲戚朋友名义买房。“只要这些亲戚朋友补交一年以上社保或纳税,在杭州就有购房资格了。如果他在外地有一套房,在杭州购房还可以按照二套贷款。”一位股份制银行的房贷人员透露说。
一位在银行界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根据现在的外地人贷款条件,如果杭州有一套房,外地也有一套房,是不能在杭州购房的,而且也不能按揭。于是,有些外地人就借用杭州户口的子女名义买房。
而从近期几个开盘的大户型楼盘客户调查情况看,一次性或分期付款较多出现在六七百万元总价以上的高端盘。
招数2:没贷款资格,用消费贷款凑全款 城东某排屋楼盘近日开盘,号称有几套房内部处理,价格只要400万元。一直想买套排屋改善生活的小A非常心动,但因为这个排屋即将交房,开发商要求年底前要付清所有房款。 小A名下有多套房产,虽然可借他人名义购房,但没有贷款资格。无奈之下,他找到了银行的朋友,用装修的名义借了100万消费贷款,凑齐了一次性付款的房。虽然消费贷款只有一年期限,但他想,一年后贷款到期后,大不了卖掉一套二手房还贷。 市中心某千万总价豪宅楼盘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像这样用消费贷款名义短期融资,以补一次性付款缺口的购房者,在一次性付款客户中比例还是不少的。“比如以购买艺术品、红木家俱的用途贷款,但金额一般在150万元以下,只能是总价的小头。” 市中心另一高端楼盘则动员客户将家中二手房抵押,用贷款支付分期付款的首笔款子,等二手房脱手后再补清尾款。 招数3:房子赠与亲属,想方设法拿到购房资格 虽说银行对限购限贷者购房贷款“开红灯”,但有一些购房者还是突破封锁,通过他人名义申请到了贷款。 比如现在常见的借老人或子女名义购房,由于老人或子女没有收入来源,按规定,都是不能办按揭的。但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实际购房者可以作为共同还款人,这样一来照样可以申请按揭。具体的月还款额以实际购房者的收入为衡量标准。 还有人以赠与的方式将自己名下的房子赠与子女或父母,从而取得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一个名下有3套房的购房者,将自己名下的2套房赠与直系亲属,再购房就成了二套房购买者。”据中原地产荆海燕介绍,赠与是眼下比较常见的躲避限购的方式。但是,赠与要交纳评估价3%的契税和印花税,而且再度转让时综合税要从赠与时重新计算,税额比较高。 记者手记 限购下的改善型需求能走多远 在采访一些改善型楼盘的时候,记者不时会听到一些感叹声:现在的有钱人真多,几百万到上千万的房子,眼睛不眨也能一次性付款。 近段时间,改善型楼盘的热销似乎又有加温势头。吉祥半岛8号楼近日推盘,最大户型120平方米,当日售出九成;半岛国际上周末推出100来套大户型,120~150平方米,一销而空;桥西凯德龙湾,600万~700万左右总价的精装修户型,今年3月底前一个月卖不了一两套,但3月份以来也卖了三四十套;而1000万以上总价的市中心豪宅昆仑公馆也传出温州人抱团团购的消息。 但这些楼盘的营销负责人也很担心,很多客户都是来凑热闹的,因为往往在签正式合同时,才会发现客户或多或少地存在限购或限贷的问题。有些客户付了定金后,实际上还要卖掉一套房才能付清尾款。这样,签合同的时间自然就延长了。市中心某楼盘,去年11月份开盘,号称基本售完,但据透明售房网显示,实际签约率只有40%多一点,因为很多客户还无法解决限购限贷。 当然,受低价吸引,有不少人突破“封锁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最终解决了自己的购房资格和付款问题。但能打擦边球的人毕竟不多,而且打擦边球也存在多种风险,成本也较高。 在限购的“封锁线”下,改善型需求能走多远,还是令人担忧。
- 不合理的要及时纠正 限购是条“红线”踩到即喊停
- 执行“限购令”一年半 宁波首次发现假限购证明
- 执行“限购令”一年半 宁波首次发现假限购证明
- “白加黑”“泰诺”等感冒药 要“实名制”限购了
- 一门学科只能选择一套 中小学限购教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