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龙湾“茶堂院”重新开张后 牵出官方伏茶点史证
2012年08月02日 08:16:41

   浙江在线08月02日讯 夏日炎炎,在大榕树下饮一杯伏茶是何等的惬意。近日,位于温州市龙湾蒲州上江村的一个百年伏茶点重新开张,相传张阁老回永嘉场时,曾在此饮茶解渴,并取名“茶堂院”。虽然这段历史目前已无法考证,但立于“茶堂院”一角的一块乾隆年间石碑,却意外牵出官方伏茶点的史证。经文史专家证实,这是我市迄今发现的第一块记有在驿站内设立伏茶点的碑文。

  “茶堂院”位于上江村桥头巷9号,除了两层楼房外,还有一个架于路面的“露亭”供路人休憩。露亭里雕梁画栋,赤、金两种漆色交相辉映,楼门正中悬挂有“茶堂院”烫金大匾,透出浓浓古韵。据“茶堂院”管理人员杨岳龙介绍,茶堂院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当时前面是一条“大马路”,是进出温州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人们会在这里歇脚、喝茶。后由于年久失修,大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茶堂院垮塌后就不再烧茶。直到去年,在村里的支持下,茶堂院得以重新修复。今年,则在老人协会的组织下,伏茶点重新开放。

  茶堂院的确凿历史如今已无法考证,但立于茶堂院院墙一角的石碑,可以证明早在乾隆60年,也就是1795年,茶堂院已经存在。记者看到,石碑上部写有“奉憲勒碑”四个大字,左右两侧则分别写着“乾隆陆拾年拾月廿八日給示”和“欽命署理浙江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總理全省驛務加五級紀錄十次秦”的字样。上江村老人协会会长严银林告诉记者,这块石碑是老茶堂院时留下来的,大家只知道这是以前的东西,但都不太清楚上面写了些什么内容。

  带着疑问,记者请教了我市文史专家金文平。他说,这块碑文相当于国家发出的一则通告。由于石碑年代久远,字迹斑驳磨损,但还能依稀辨识出,在驿站内设立伏茶点的文字,这也是温州迄今发现的第一处留有官方伏茶点印记的石碑。

  伏茶是我国南方夏季解暑必备饮品,根据《永嘉县志》记载,明朝时期,温州百姓在端午节后,夏至节期间,会熬制“午时茶”或“双花茶”即金银花和菊花,饮后防暑解渴。而这就是温州民间伏茶的前身,但没有文字记载官方的伏茶行为。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陈蜜 通讯员 柯露霞 付想想 编辑: 陈丽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温州沙城派出所民警岗亭供应伏茶 方便来往群众
  • 温州市中医院公布伏茶配方 孕妇5岁以下儿童忌喝
  • 温州“伏茶之最”
  • 伏茶有药性多喝须谨慎 中医医生把脉伏茶药方
  • 温州两神秘女子街头行善 捐资伏茶点最大一笔5万元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