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两年前,一起意外事故将两个本不相识的家庭,捆在了一起。
一边是受伤的孩子,没了左眼,备受煎熬还遭人非议。一边是肇事的孩子,因为内疚变得寡言少语。为了两个孩子,他们矛盾交织,一起民事赔偿纠纷,整整拖了两年。
昨日下午,两个家庭再次走进了法庭,期望这一回能彻底了结这桩让人纠结的烦心事。
一次意外孩子的左眼没了
2010年4月17日下午,13岁的小刘和表哥一起骑车去外婆家玩。
在经过一个弄堂口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冲了出来,小刘躲闪不及,撞了上去。自行车刹车把手,撞在了小男孩的左眼上,血流如注。
受伤的小男孩叫小张,7岁。经过医院救治确诊,小张的左眼达到七级伤残,眼球被摘除。
事发后,双方家庭决定走法律程序。经法院判定,小刘一方承担80%的责任,小张一方承担20%的责任,刘家一次性赔付给小张21万多元。
但法院并未对小张今后更换义眼产生的费用做出判决,判决书上写道:这部分费用可待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就是因为这笔费用,两家产生了分歧,一闹就是两年。
两上法院双方都希望能调解
8月5日下午2:30,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第九法庭门口,两家人都早早地赶了过来,这是两家第二次上法庭了。
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小张更换义眼的频率和换眼的费用。
2011年7月,小张曾换过一次义眼,当时刘家支付了80%的费用。一年后,张家再次向刘家讨要第二次更换义眼的费用。
小刘妈妈说:“依据金华中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参考标准的文件规定,应该3年更换一次义眼。两年里小张已更换两次,太频繁了我们接受不了。”
小张爸爸则认为,更换义眼的时间依据个体不同存在差异。小张今年9岁,身体处在发育阶段,更换频率要大一些。小张爸爸还提供了医疗机构的证明,表示有必要一年更换一次。
此次调解,双方都有意一次性了断。经法官协调,当天下午,双方还是没能对赔偿金额达成共识。最后,法官宣布给双方半个月的时间私下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再行宣判。
内心的折磨让两个家庭都留下阴影
7岁的小张永远失去了左眼球,虽然装上了义眼,却总有些不一样,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嘲笑,深深刺激了孩子幼小的心。
事故让小张对原本居住的城市产生了恐惧,不敢上街。无奈,小张的母亲只能辞去工作,把孩子带回老家东阳照顾。
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后续赔偿问题,时时提醒小刘两年前发生的事故,因为内疚他变得越发内向,学习也明显退步。
这起拖了两年的民事纠纷,给两个家庭都留下了阴影。
- 漂流时皮筏被撞翻 宁波一游客头碰岩石多处擦伤
- 61岁的园林养护工抹树枝时意外坠亡 来杭州才11天
- 意外伤害急救如何就地取材 有人跌落先找块木板
- 补偿款纠纷 午休时间意外溺亡六次调解终获了结
- 宁波女童穿洞洞鞋被自动扶梯"咬"住 1小时后被救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