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3日讯 近日,金华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发布了上半年的工作报告。据其不完全统计,今年1~6月,义乌对外发放来料加工费30余亿元,至今已辐射带动近3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说,上半年,义乌分别与扬州市、奉化县以及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西省等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洽谈活动共计6个场次,参加对接洽谈会600余人次,现场成交来料加工业务累计16亿多元。致电该联合会咨询来料加工业务的电话来自全国各地,总计超过1000次,来访接待200余次。上半年,该联合会共组织市场经营户参与来料加工现场对接洽谈会300多场次,签约来料加工项目4500余项;调解来料加工纠纷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8%。
据称,义乌市来料加工市场辐射面正进一步扩大。通过来料加工联合会的牵线、搭桥,目前,婺城、金东、兰溪、武义、磐安、东阳、丽水、龙泉、庆元、莲都、松阳、建德、淳安、浦江、仙居、江山、景宁、山东台儿庄、安徽安庆、江西上饶、江苏睢宁等共20多个县、市、区已在义乌设立来料加工办事处,来料加工业务已辐射到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
“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周伟力介绍,截至目前,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已累计在全国各县、市、区举办来料加工经纪执业资格培训46期,上门培训42期,培训考试合格核发经纪执业资格证近4000人,培训二级经纪人近20000人。
目前,义乌来料加工辐射区域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正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逐渐形成和成熟。据称,各地已涌现出一批“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来料加工专业村,如婺城区琅琊镇的头花加工,白龙桥镇的假发加工,金东区的饰品加工,以及磐安县的宫灯,龙泉市的圣诞灯、割花,仙居县的头花、平车、木制工艺品等。许多地方如衢州常山等,还直接承接了部分产业转移,成为小商品加工基地。
- 佛堂国际大酒店闲置3年 或成义乌最大烂尾楼?
- 义乌北苑街道严格村务监督 村务不再成“村雾”
- 义乌"吸管大王"微博吐槽 北苑路修了三个月都没修好
- 爱心人士捐了近六万 换过肾的义乌老板上门来看他
- 为何采购商愿意来义乌采购 货畅→促消费→扩大生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