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党员平时表现如何?积分说了算;
创先争优的差距在哪儿?公示栏里见分晓;
入党申请人如何向组织靠拢?先迈过量化个人综合素质的“高门槛”考评关……
在庆元县屏都街道菊水村,“党员标杆管理”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渗透进基层组织建设各个层面的“标准化流程”。“党员”这个特殊身份所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感,更是沉甸甸的使命与义务。
责任感,就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厚积薄发。
党员表现用制度约束、凭分值考核
“新党员王星付,担任会堂修缮项目质量监督员;党员范春燕,担任便民综合楼项目图纸设计助理……”翻开菊水村党员参与项目建设的报名登记表,每个人名下都有五花八门的“兼职”,他们在这些额外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则定期根据量化积分管理表的条款进行打分。
“‘兼职’挣的是‘附加分’,平时的常规打分每天都在进行。”据菊水村党支部书记夏盛其介绍,“打分”是以公平竞争的方式对党员标杆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创新,同时也有效激励了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支持项目建设成绩突出、获得各级考核优秀、赢得先进称号还是积极参加党组织学习活动,每个党员都能拿到2-30分不等的加分,这种量化考核的类别,多达11项。
有加分,自然就有扣分。“要是有基层党员被举报参与赌博或迷信活动、不参加学习、引起邻里纠纷等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行为,马上就会受到5-20分不等的扣分处罚。”夏盛其说,能加分的只有11项,而会被扣分的“雷区”则多达40项,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倒逼党员干部自我加压,“每个人都希望能多找几项‘兼职’,把分数给提高一点。”
党员创先争优见行动、对照先进找差距
位于菊水村办公楼前的“标杆管理公示栏”,被当地百姓戏称为“张榜墙”,所有党员、入党申请人的加分和扣分情况在此一目了然——“党员叶某某拖欠村集体土地承包款2500元达半年,按规定减扣5分;党员龚某某没有按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扣除季度分……”村委会主任林高中告诉记者,这种直观得近乎“残酷”的公示方式,使菊水村形成了“党员有无实绩看分数”的氛围,跑关系的少了,肯实干的多了,“毕竟最后都得靠成绩来说话。”
这种量化考核的方式,也令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基层党员得以脱颖而出——长年坚持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值班的党员杨美霞被评为“十佳”代办员,在土地丈量政策处理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孙永荷荣获优秀团干称号……翻开菊水村的荣誉册,榜上有名的全都是年度标杆化管理只有加分、没有扣分且测评成绩在85分以上的先进党员。
在推行“一月一汇、一季一督、一年一评”机制后,菊水村还大胆创新,将考核评比结果与普通党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前不久,“高分党员”范春燕接到了党员信贷快车的通知,这个在为民服务项目中屡获加分的年轻人,如愿拿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贷款名额,走上了创业之路。
“通过细则制定和严格考评,大幅度拉开了党员间的实绩差距,这也激发了大家的创先争优意识,使党员公开承诺制不再沦为花架子。”林高中说,现在菊水村党员立诺有期限、承诺有内容、践诺有结果、兑诺有解读,整个过程宜行易检,“真正把过去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入党须过多重关、激发“创争”内动力
“余夏,明天的党员学习会记得准时参加。”尽管村里的值班员已经通过短信把会议时间发给了所有参会人员,但考虑到刚递交入党申请的村民余夏并不清楚“缺会扣分”的规矩,值班员还是增加了最为稳妥的电话通知方式。
根据菊水村的固定学习日考评制度,无论是党员、入党申请人还是预备党员,一年的学习活动都不能少于12次,“普通群众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一刻起,就必须遵循党员标准,这是个基础‘门槛’。”夏盛其说。
一位姓杨的村民在2011年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没完成学习任务,被扣了30分,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阶段依然被“刷”了下来,而另一位入党申请人王星平尽管一开始被扣过7分,但此后再也没有违规,在党员测评中超过了规定指标分,最终顺利“晋级”。
“我们不提倡唯票数论,综合日常表现的标杆考核分才是最终决定因素。”夏盛其说,入党的量化标准改变了过去“申请靠票决,简单走程序”的模式,在前期考察中科学把好源头关,“有了分数这个‘参照物’,有入党意愿的群众就不可能靠‘走关系’进门了,只能靠实绩开路,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提升新入党人员队伍素质。”
- 宁波江北区文化引领推进非公党建
- 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党员志愿者引领志愿服务风尚
- 嵊泗电力党员服务队凌晨为枸杞乡政府解忧
- 象山县新桥镇千余名党员通过手机上党课
- 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党员志愿者引领志愿服务风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