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资讯通 > 便民·提醒 正文
杭州萧山机场今起提高安检等级 请提前2小时到机场
2012年08月30日 06:49:24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昨天宣布,8月30日起,机场将全面提升安检等级。

  目前,萧山机场值机截止时间为起飞前40分钟,登机截止时间为起飞前10分钟。由于安检升级,萧山机场提醒旅客预留足够的时间,最好在航班起飞前2小时以上到达机场,以免耽误行程。

  我们这里再多提醒一句,这里所说的“起飞前2小时以上”,是指到达机场的时间。如果算上从家里出发去机场的时间,那还要根据路程,提前更多时间。

  一进候机楼

  先要做分子测试

  这次安检升级,相当于回到2008年奥运会初期的安检水平,整个安检流程也多了一些环节。

  萧山机场安检科王科长说,首先,一进航站楼,就要做分子测试。工作人员会用仪器在旅客的身体和行李扫一下,从中提取分子,通过仪器测试看看有没有接触过违禁品、爆炸品等。这个过程很快,每个人大约10秒钟出测试结果。但是如果人多的话,也可能会出现排队的情况。

  而且,这个分子测试不仅仅针对乘客,所有进入候机楼的人都要检查。

  报警器更灵敏

  戒指硬币等最好事先拿出来

  安检区的报警敏感度将提升。今后旅客通过报警器时,身上只要有一点点金属,都会引发警报器。所以,大家过安检的时候,硬币、戒指之类,最好事先都拿出来。如果触动了警报,那就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包括解皮带、脱鞋袜等。

  王科长说,这个检查过程也会非常严格,因此大家过安检的通行速度也会比以前慢。希望大家能理解配合,另外尽量要早点到机场,这样即使排队也从容一些。

  锂电池不能托运

  必须随身带

  近段时间,萧山机场安检部门特别针对锂电池加大检查力度。王科长说,因锂电池起火引发的事故不少,今年3月份有一块手机锂电池自燃,行李舱都冒烟了。目前对锂电池的检查,除了民航局的要求外,萧山机场还额外加大力度。

  锂电池怎么携带?首先,不能托运,只能随身带。如果是自己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比如手机等电池,必须作为手提行李携带登机,而且要做好保护,防止短路。

  对于超过100Wh(瓦时,1000Wh为一度电的意思,100Wh就是0.1度电)但不超过160Wh的锂电池装置,要采取绝缘措施后,才能手提随身携带,并且只能带两个。超过160Wh的锂电池严禁携带。

  飞机上不用的行李

  尽量托运

  王科长提醒,如果想快速而顺利地通过安检,大家收拾行李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在飞机上使用的物品尽可能放在托运行李内托运。比如液态物品、水果刀,以及牙膏、发胶等膏状或凝胶物品,不能带上飞机,整理时就放进托运的行李里。

  女士如果随身要带化妆品,每种化妆品限带一件,瓶子容积不得超过100毫升,过安检时需要开瓶检查。

  另外,过安检之前,可以把容易触动警报、可能会重点检查的物品,比如手机、钥匙等,与其他手提行李分开,这样也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罗传达

  

【今日会生活】8月30日:20平米房买家打破头 杭州“迷你”学区房热销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萧山机场提高安检等级 建议旅客提前两小时到机场
  • 出行工具成高档健身器 万元自行车在湖州不乏买家
  • 杭州艮山西路东向西右转机场路可绕行艮山支一路
  • 教你利用高铁避开热门航线
  • 学生返程客流迎来高峰持续到9月初 出行尽量避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