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9日讯 秋季已经悄悄地到来,由于昼夜温差较大,部分女性没有注意保暖而感冒,身体抵抗力较差,导致妇科疾病掘土重来。
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人体阳气收敛,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而病菌繁殖能力依然很强,不少男性由于没能做好保暖工作,或者喜食辛辣食物等生活习惯,导致男科疾病找上门来。
甬江门诊专家指出,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大家在平时要从细节上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寒邪入侵的秋冬季,女性免疫力降低,娇柔的体质更易受到各种妇科疾病的侵袭。像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等都是高发疾病。
患有阴道炎的女性,外阴时有灼痛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并且伴有些许异味,这些是阴道炎的典型症状。如果有这种不适感的女性朋友可得提高警惕了,不解决这一难题,就会对你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白带增多、发烧、下腹痛,有时感觉恶心,全身乏力,这些都是其典型症状。盆腔炎带来的疼痛会让女性在每个月的那几天里像失去光泽的花朵一样暗淡无光,更别说正常工作和学习了。
宫颈炎的典型表现症状就是白带增多、呈乳色,黏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伴外阴分泌物,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
如何预防?
甬江门诊专家提醒:患有妇科炎症应当及时治疗,因为妇科炎症除了影响身体健康外,还可能会使女性无法怀孕生子,造成终身痛苦。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使用公共场所盆、浴池、浴巾等卫生洁具;不滥用不洁卫生纸;换洗内裤放置通风处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专用。
月经期、流产后30天禁止同房。
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过高的食品。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发现不适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对于很多男性朋友来说,假期一点也不“悠闲”: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婚宴酒席等,忙得不亦乐乎。殊不知,疯狂玩乐之后,健康信号也亮起了红灯。尤其是开车族、久坐族等,开始频频出现腰部酸痛、排尿不适、性欲减退等前列腺问题的症状。
秋季是前列腺疾病症状加重的季节,也是一些性功能障碍疾病高发的季节。
前列腺这个腺体有个特点就是喜热怕冷,因此前列腺疾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因素。患者会发现,在夏天症状减轻,而进入秋天,症状又开始加重。
进入秋季后,机体由于生理需要自动进入半休眠状态,为迎接严冬储备足够的生理能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而一些男性生理功能疾病正是由于男性机体处于功能的不适应期,生殖器官生理能量严重不足,急需休养与补给。如果此时,男性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性生活过频等,就容易导致性功能障碍。
如何预防?
甬江门诊专家提醒:发现不适症状,男性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找出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治疗带来更大难度。
注意饮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但不主张严格限制饮食,慎食瓜果。
避免过劳、憋尿和骑车过久;避免久坐,坐位时间超过两小时时,可站立活动5—10分钟。
提高身体素质:身体虚弱,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紧张持久的脑力劳动,都是发病因素,应当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休息。
甬江门诊专家提醒:秋季是运动健身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登山、慢跑等,这些运动有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减轻脑动脉硬化的作用。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循序渐进的进行,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就能够停止。而秋季养生则是要讲究门道的。
应滋阴清燥,润肺生津。
秋天饮食调养应遵循“秋季养阴”的原则,宜多吃滋阴清燥,润肺生津的食物,如银耳、燕窝、梨、莲子、百合、豆浆、蜂蜜、芝麻、甘蔗、乌骨鸡、鸭、猪肺、龟肉等,以达到养肺润燥之目的。
应少吃辛辣,多吃酸。
在秋季之时,肺的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若再多食辛辣食物,会使原本偏旺的肺气更加旺盛,这样会大大损伤肝气,使人体肝气衰弱、肝功能作用失调,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因此,在秋季,要少食用辛辣食物,以防肺气过旺;多食用酸性食物,以补肝健脾。
利用平时进补进行食疗。
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体常常会觉得比较舒服,且胃口和精神也渐渐转好,这使得秋季成了一个最佳的进补季节。进入秋季后,根据秋季气候,可通过一些寒温之性不明显的滋补品及时给予身体进补,以达到滋阴润肺的目的,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脾虚的基础上再受燥气影响,产生疾病。
另外,秋季空气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少,因此平时要多喝水,以维持身体内部新陈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内部肝火上升,给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 15种疾病按病种收费率先在开化试点 将扩展至50种
- 何裕民教授做客大讲堂 文化影响性格性格决定疾病
- 萧山电网秋季检修先“检人”
- 更注重实用技能 湖州秋季招聘会偏爱"经济适用才"
- 进度公开 服务升级 常山掀项目建设秋季攻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