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主要危害
制图 李前芳
制图 李本献
昨天是全国第15个“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血压”。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一直持增长态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差不多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达4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尽管周围得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中青年其实对这个病仍然很陌生,毫无防患之心。
那么什么是高血压?什么人最易得高血压?如何预防、控制?昨天,我们特邀请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教授及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法荣教授为大家一一作答。
什么是高血压?
王建安院长说,人的血管好比一个自来水管网,心脏好比一个水泵。心脏在一缩一放间,使得血液在体内各血管内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就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较大,我们称之为“收缩压”,舒张时产生的压力相对较小,称之为“舒张压”。
人体各部位血管的血压是不同的,一般动脉血压大于静脉血压。而主动脉血压又大于小动脉血压。我们平时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指的是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值,是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这是国际通行的测量标准,适用于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这个部位的血压作为参考,是因为这个部位的血压测量起来也比较方便。
一个很健康的人,他的血压一般<120/80mmHg,这是最理想的血压。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血液浓度升高、血管粥样硬化狭窄等,使得血管压力增大,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临床上,将它称为高血压。
绝大多数的高血压
是因为高盐饮食导致的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王建安院长说,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也就是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人群的5%。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常见的病因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肾动脉狭窄等。
95%的人得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它是多因素导致的。目前为止,具体病因不明。但目前普遍认为,高盐饮食是致高血压的首因。
“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比。”王院长说,“有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盐吃多了,为什么容易得高血压?
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沈法荣教授说,盐吃多了,大血管中水钠的量就会增多,就像盐水比白开水重一样,自然会加重血管压力;盐吃多了,还会增加血管壁收缩的敏感性,也就是血管会缩得更窄,血管窄了,同样的血量进来,血压当然更大。
肚子越大,血压越高
肥胖的人也更容易得高血压。
“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是呈正比的。”王院长说。《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显示,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特别是那些肚子特别大,腹部脂肪较多的人,肚子越大,血压水平也就越高。
肥胖的人一般血脂较高,血液更黏稠,血压自然更大。
那么瘦子是不是不容易得高血压?
不一定,有的瘦子吃得很咸,同样容易得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烟一定要戒
抽烟喝酒、精神紧张也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的危险因素还有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等。
“防治高血压,烟一定要戒,抽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抽烟量多一倍,危害多四倍,如果实在戒不了,那就从控制量入手,一天不能超过5支,5支烟对身体的危害有限,但超过5支,危害会明显增加。”王院长说,“长期过量饮酒,甚至酗酒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患者中5%-10%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频繁应酬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三四十岁白领得高血压
很多是因为压力大
精神紧张与高血压的关系在三四十岁白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沈教授说,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压力,使人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这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所组成,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血管张力和血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相互反馈和制约,一旦平衡被打破,血管就会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三四十岁就患高血压的,多半与工作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工作中的得失成败、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复杂性等容易导致情绪波动。”沈教授说,门诊中时常会碰到一些患者,工作时血压总是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可一旦换了工作环境,或者退休了,血压自然而然就下来了。
血压在120-139/80-89
10年后得高血压比例是50%
每年体检血压都小于140/90mmHg是不是就安全了?不完全是,还有一类高血压大家也要引起警惕——正常高值血压,即血压在120-139/80-89mmHg。我国2005年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该血压范围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慢性的隐匿的过程,血压从理想水平<120/80mmHg,到确诊为高血压有一个关键的过渡期,即120-139/80-89mmHg。
当血压≥115/75mmHg时,血压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病风险会增加1倍。血压在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的中年人群,10年后分别有45%和64%发展为高血压。这类人若能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大部分人可避免发展为高血压,且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若出现正常高值血压应及时去医院确诊,以便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同时,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是最基本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减重、增加体力活动等。”沈法荣教授说,还有一类人也要引起警惕——每年体检时血压一直正常并且稳定的,突然出现波动,哪怕仍在正常范围内也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五分之一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头晕、头胀、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但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样,以至于有些人血压即使高到160了,但因没有不适感而未能及时诊治。这样的患者在沈法荣教授门诊中不少见,尤其以三四十岁的白领居多,他们来就诊时往往不是因为高血压,而是因为早搏、心律不齐等心脏问题。
有一个患者沈教授印象很深刻。他,三十多岁,工作原因需要频繁应酬,以至于“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超重”连续两年出现在他的体检报告中,但由于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感,能够照常上下班,吃得下,睡得着,就一直没在意,仍高盐高脂肪饮食,抽烟又喝酒。大约半年前,他出现了心慌、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才跑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他的血压竟然高到了165/100。
考虑到他的高血压已达中度,沈教授建议他吃降压药,但患者一开始还拒绝了,说自己血压高已经有些时间了,身体从没不舒服。他觉得一旦吃上降压药就会形成依赖,就停不下来了,他不想这么年轻就开始吃降压药。就诊时,他一直坚持只要治疗早搏就可以了。
“虽然,经检查他这次的早搏不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但血压一直那么高,对早搏治疗是有影响的,而且还会增加诱发中风、心衰、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我解释了很久,他才听明白。”沈教授说,“约有五分之一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往往是在偶尔测量血压或体检时才发现。因此,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高血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病人的预后有很大的好处。”
当然,一次偶尔测得血压高,也不能立马就诊断为高血压。王建安院长说,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有个“三同一”原则,即在三天里的同一时间、同一状态下,测量同一侧血压,结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才可诊断为高血压。即使被诊断为高血压,也不一定要马上用药。对于那些初发的、轻度的、症状又不严重的高血压患者,给予1-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来调整,若效果不明显,才会考虑用药。
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常见的5大误区
高血压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卫生问题之一,是因为它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然而在我国,高血压却存在着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三低”现象。同时,在用药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王建安院长和沈法荣教授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五点——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用药。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药一吃就停不下来,所以不能随便吃。因此,寄希望尽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血压。控制血压固然需要生活习惯的改变,但完全不用药,只适用于高血压初发、经过检查没有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的人。在早期发现血压高的3个月,允许他们以改变生活方式来降血压。如果降下来了,可以继续观察,不一定吃药,但没有降下来的,该用药时还是要用药。
误区二:药应该从便宜的开始用。不少初发患者认为,降压药应从便宜的开始用,否则一开始就用贵的,以后血压控制不好,就没药用了。降压药的价格确实相差很大,但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便宜的也不一定就不好,关键是要适合自己。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控制血压,否则,血压不停波动,对血管的损伤非常大。好的降压药不仅能控制血压,还能逆转高血压对心肌、血管的重构作用,所以服用什么药,还得听专科医生的,切不可自作主张。
误区三:一年四季同一剂量吃到底。人体的血压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根据季节来调整药物。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热,血管扩张,血压黏稠度相对较低,血压相对较低,应该减量或者减少种类;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相应的血压会升高,应增量或调整药物的种类。间断性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等改变也会影响血压,需暂时相应灵活地增减降压药。平时要养成勤测血压的习惯以指导用药剂量。
误区四:擅自停药、减药。理论上,绝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是需要终身用药,不能根治的,停药后血压会反弹。擅自减药、停药,使得血压忽升忽降对血管弹性杀伤很大,非常有害。正确的做法是在血压达标并稳定两年后,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降低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
误区五:跟着病友走,迷信别人推荐的药物。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个体上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上的作用也是有差别的;用药不能模仿,更不能跟风;朋友是出于好意,但不要成为决策。
王院长说:“医生开降压治疗药物会根据4项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降压方案及充分个体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减药、停药,只有这样,才能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据都市快报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方序 王婷
- 33岁高血压差点猝死 专家解读高血压为何这么可怕
- 浙江红十字会成立心理应急救援队 心理专家成主力
- 健康短消息:多家医院近期便民诊疗活动汇总
- 宁波一项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0%
- 10多天没下雨空气那个脏啊 许多人的嗓子受不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