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 这段时间,菜场里贻贝的数量不少,且为嵊泗的野生厚壳贻贝,深受马大嫂们的青睐。“现在每天要忙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结束,日销量6万斤左右。阿拉厚壳淡菜(贻贝)主要鲜销,市场主要在宁波、上海、苍南、福建、广州、深圳等地。”嵊泗枸杞乡金盟养殖合作社社长金友定说,11月,是嵊泗贻贝的第二轮收割季,品种是当地的野生厚壳贻贝,上一轮是紫贻贝收割季。
今冬明春,厚壳贻贝“唱响”鲜销市场
20日上午7时,金友定和社员们就开始忙碌了。一艘艘装满黑压压贻贝的小船陆陆续续地靠泊码头。码头上,灯火明亮,吆喝声四起,一串串沉甸甸的贻贝被吊上码头,脱绳、装车、打包、装船……“差不多就从这个月1日开始收割,有20来天了。鲜销的厚壳贻贝每年只有这个时段才上市。
”金友定算了算日子说。
金友定说,刚开始市场不稳,销量少,亏了不少。“开始只有几千斤一天,现在日销量有几万斤了,市场基本已稳定了。现在卖得最远的到深圳了。 ”
厚壳贻贝虽养殖周期长,需要两年,但身价高。目前,金友定的厚壳贻贝收购价为2.75元/斤,比去年涨了五六角。而紫贻贝的收购价只有四五角一斤,“今年的厚壳贻贝收割与销售季可持续到明年5月。
”
今夏,枸杞、嵊山热销贻贝干
“今年在紫贻贝收割时,因受山东等地的市场冲击,紫贻贝颗粒产品销售订单少,市场低迷。但很快,大家都及时转变了生产模式,改做干品,且十分走俏。”枸杞乡有关负责人说,很多的嵊山加工企业或个体户还跑到枸杞来收购原料。
嵊山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今年夏天,日头也好,全镇到处可见贻贝干。为提高生产效率,嵊山翔远水产有限公司还专门投资了数百万元,启用了一条贻贝干自动生产线。“今年‘十一’的时候,除了固定的收干品南方客商,还有来旅游的上海、杭州游客也都一早在我们锅炉旁‘下单’。那时,我们常常是凌晨下海收淡菜(贻贝),上午煮熟即晒,傍晚就打包出货了。”嵊山贻贝养殖户老叶说。
初步估计,今夏嵊山、枸杞两地的贻贝干品销量在1400余吨。
转变养殖模式,嵊泗贻贝一年两季
自2005年嵊泗本土品种厚壳贻贝规模化育苗获得成功后,嵊泗县贻贝养殖户们改变养殖思路,纷纷转为紫贻贝为主,厚壳贻贝为辅的养殖模式。“每年6月下旬至10月是紫贻贝的收割季,进入11月到来年春,则是厚壳贻贝的收割季。而更要的是,厚壳贻贝是嵊泗的特有野生产品,无论是身价还是品质都要高于紫贻贝。养殖厚壳贻贝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嵊山、枸杞两地的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今年枸杞乡紫贻贝主量3.3万吨,厚壳贻贝约1万吨左右。嵊山紫贻贝养殖面积为4353亩,产量约6400余吨,厚壳贻贝养殖面积1900余亩,产量2287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