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7日讯
@甜-妞:高中园区东门口每天的外卖摊位是多的,车子进入都要等上好一阵子,有些时候还不让,有木有执法人员来查查?特别是每到中饭和晚饭的时候……@南湖晚报
@清清飘HQ:散步时,看到嘉兴版的大学生“钓鱼外卖”,真的亮了!震惊,直接用渔竿钓进钓出的。算是见识了!@南湖晚报
“铁门小摊”一天出现3次
12月6日中午11点多,记者来到位于云东路的高中园区东门。
“500毫升奶茶,要吗要吗?”
“来来来!烧烤、煎饼,都有!”
“盒饭,10元!”
十几名套着围裙的男女紧靠在园区东区铁门,手里拎着几份外卖,不断向铁门内的学生兜售。铁门里,身穿校服的学生向铁门外张望,与同伴商量着买什么。
中午11点30分后,买外卖的学生队伍壮大起来,浩浩荡荡地涌向铁门,想要进出校门的车辆几乎没法出入。同时,摊贩队伍也不断壮大,卖烤红薯、烧烤、麻辣烫的,骑着电动三轮车从云东路两头赶来,开着小面包车的忙着“补货”,不多时便将道路围堵起来,过往车辆狂按喇叭也难过路口。
买到外卖的学生,坐在园区内的花坛上,边吃边晒太阳,与同伴谈笑风生,享受着午餐一刻。据悉,这样的“铁门小摊”一天会出现3次,包括午餐、晚餐和夜宵。
钓鱼竿送上外卖
相比“铁门小摊”,网友@清清飘HQ反映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外卖更惊人,堪称“钓鱼外卖”。
12月6日晚上7点20分,记者来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南面。此时,炒饭、铁板烧等各种香味不断袭来,10多个摊贩聚集在学校的围栏外,里边是男生宿舍。
长长的渔竿上吊着一盆热乎乎的炒饭,摊主将渔竿高高举起,放进围栏里。校内一名穿着家居服的男生取下炒饭后,在渔竿上的塑料瓶中放入饭钱。老板收回渔竿,取下钱,然后把渔竿搁在围栏上。一整排的外卖摊上,架起了10多根渔竿,上面悬挂着塑料袋、鱼钩、塑料瓶等。
相比高中园区的铁门,这里的围栏很高,缝隙极其狭窄,围栏里面还有一层细格铁丝网,因此外卖盒很难通过围栏伸进去,“钓鱼外卖”也就因此诞生。
一直到晚上8点多,小摊生意依旧红火,前来购买的男生特别多,偶尔也有女生光顾。
学生为何喜欢
学生络绎不绝地购买外卖,难道学校食堂不够吃或伙食难吃?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食堂饭菜还可以,但每天都吃,就厌了!”嘉兴建筑工业学校的一名女生正捧着一盒炒年糕在吃,她说外卖可以帮忙换口味,这也是调查中记者听到的最多的答案。同时,也有学生认为午休时间短,食堂吃饭要排长队,不如到门口买外卖方便。外卖可以直接提前订购,到时来取就行。
据高中园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园区目前有4个食堂,一卡通全园区通用,学生可任意选择食堂就餐,每个食堂都提供了20多种食物,包括面条、包子、米饭等,价格低于外卖,园区还设有超市,无奈众口难调,学生依旧被摊贩外卖牢牢吸引。
在高中园区的对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大学生钟情外卖,则是另有原因。记者观察到,很多学生穿着拖鞋,随意批着外套,就下来购买外卖。
“如果不叫外卖,就得去食堂或中港城,太麻烦。”一名学生说。然而记者走了一圈后发现,去食堂的路不过5分钟,去中港城附近餐厅不超过15分钟。有几名学生坦言,当惯了宅男、宅女,出门是件麻烦事,冬天“蜗居”宿舍,更加懒得出门,外卖就在楼下,实在给力。
对此,很多网友感叹,这样的生活方式“懒过头了”,缺乏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也有网友表示“钓鱼外卖”是当下“宅人”的正常表现方式,渔竿还会被更智能的工具代替。
校方各种头疼
学生对外卖情有独钟,外卖现象一学期比一学期严重,如今保安都已没法管理,由此带来的问题挺多。
一到饭点,骑着电瓶车或开着小车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无证摊贩络绎不绝,车辆通行成了大问题,过往车辆与摊贩吵架的事时有发生,交通安全隐患重重。
煎、炒、炸,噪音不断,校门口如街边大排档,地面上满是油渍、污渍,摊贩走后垃圾散落一地。
最让学校和家长担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因为食物大多是无证小贩在家中加工的,所用的食品原料来历不明,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目前,园区学生达到9000多名,我们也十分担心,吃坏肚子怎么办?发生群体性食物安全事件又该怎么办?”管委会工作人员坦言,尽管管委会和几所学校多次提醒、禁止学生购买外卖,但是学生依旧是外卖常客,给了摊贩继续生存的空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曾一度明文禁止购买外卖,为此还加固了铁丝网,但是外卖现象依旧愈演愈烈,摊贩应对的“高招”也层出不穷。
“外界可能会说我们不管理,实际上是很难管,屡禁不止,摊贩已经到了动手的地步。”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摊贩早已学会与城管捉迷藏,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联合整治,彻底解决问题。
- 台州黄岩:全力构筑校园安全屏障 营造良好环境
- 景宁消防大队深入辖区校园 构筑校园安全屏障
- 浙大校园里拉出相亲大横幅 八分钟相亲会后共进晚餐
- 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下沙举行消防演练
- 下沙:“小T大做”T恤涂鸦大赛正在校园内火热进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