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余杭“五城一基地”主平台建设优化环境引浙商回归
2012年12月10日 05:14:52

  璀璨新余杭

  余杭区企业与匈牙利客商签约

  2012上海市浙商年会

  2012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

  未来科技城人才公寓

  杭州五星铝业铝箔车间

  浙江日报讯 自去年12月,在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作为推动浙商跳出浙江、扎根浙江与发展浙江有机统一的战略举措,已经成为2012年我省的重要工作。天下浙商再出发,唱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一曲“回家”乡音响彻浙江大地。

  “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五千年的沉淀,两千年“运河文化”带来的南北融合,“径山禅茶文化”千年岁月的熏陶,是这样的文化造就了魅力余杭,同时也孕育了历经多年砥砺,不懈创业创新的余杭精神。正如马云所言,“余杭——我梦想中创业的地方”,这里是无数创业者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炽烈浙商精神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时代造就中,无数余杭企业家走出家乡,根植异地。“回归”已经不是仅仅靠脚步就能完成的简单动作。

  拿什么呼唤你的回归?今年以来,余杭区以“五城一基地”主平台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以政策服务打造丰满软实力,做好了浙商回归创业创新的迎接准备。轰轰烈烈的回归浪潮同样也推动着余杭区的经济勃兴,为建设“幸福和谐新余杭”增添新动力。

  筑梦余杭

  创业者的天堂

  宋代时,苏轼“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词句,记录着余杭自古以来就是杭州迎来送往的“门户”,彰显商贾来往繁忙的景象。余杭三面拱卫主城区,地理位置特殊。作为杭州的一个都市新区,余杭在接受主城辐射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主动承担起杭州城市的功能。独特的区位优势也赋予了余杭得天独厚的投资优势。

  马云曾这样说道,余杭有美丽的西溪湿地,有历史底蕴深厚的良渚古城,有运河文化,这里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在这个有山、有水、有文化的地方,一定可以诞生奇迹,一定可以创造世界级的企业。为此,他将阿里巴巴淘宝城项目入驻地选择了余杭。

  有着同样看法的还有芬兰斯凯菲尔公司驻华代表。他来到余杭后惊叹道:“这里的青山和绿水,美得让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在怀疑是不是到了瑞士。”随即,该公司就决定将其中国基地落户余杭。

  目前,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科技等国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纷纷选择了余杭;德国益利素勒集团、北美第二大汽车制动零部件生产企业美国卡莱公司、拥有40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家族企业海因兹集团等跨国集团,也通过并购重组当地民营企业等方式“定居”余杭,并带来了数以亿元计规模的高新通信和电子设备项目。

  余杭区还成功引进了诺华、赛诺菲、礼来三家世界医药巨头以及日立、欧文斯科宁、诺贝尔陶瓷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健康产业、绿色产业、装备制造业、通信电子业、纺织服装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如今,这个梦想之地,又肩负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性任务,一场声势浩大的浙商回归行动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搭平台

  运筹帷幄之道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徐立毅表示,余杭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做好浙商回归的迎接。他提出城市是要素集聚的平台,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注入浙商回归的新活力,定能为“幸福和谐新余杭”添魅力。

  如今,创业者天堂的精心营建已经为浙商回归奠定了基础,为了对回归行动起到更强烈的催化作用,余杭区提出以产业平台为主体,为浙商“游子”搭起“回家”平台,全面支持浙商的创业创新。

  “五城一基地”成为了余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余杭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乔司国际商贸城重点推进大型专业市场发展,创新各种专业市场的运行方式,打造专业市场集群;勾庄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城市配送物流、第三方物流、保税物流、快递物流等现代都市物流业。临平新城重点推进浙商总部(楼宇)经济发展。以高新、径山、黄湖3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为平台,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加快“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农业园区经济发展……

  余杭区还有一座未来科技城吸引着世界的目光。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纯粹意义上的田园村镇。自2010年初筹建以来,位于老余杭区域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格局和战略层次不断提升,当年纳入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规划,次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已经成功引进了31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并由他们主持131个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一些已经入驻科技城的高端人士称,“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有原生态的湿地美景,还有充裕的民间资本、开放的融资环境。”和马云一样,余杭也是他们梦想中创业的地方。

  余杭区积极推动海外智力与民间资本结合,成功闯出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资本+民企”的海外引才模式,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独树一帜。

  与一般高新技术开发区相比,杭州未来科技城显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活力。目前奥克斯等6个项目已经在科技城落地,总投资近20亿元。“未来科技城,会成为一座梦幻城。”这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全球著名风能利用专家鲍亦对未来科技城的美好憧憬。

  余杭区已经形成了创业创新的发展格局。从东北向西南看,九乔国际商贸城、临平新城、高新企业城(余杭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城(良渚组团)、未来科技城、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多个城市发展核心区拱卫着主城,并互相纵横,形成层级不同、功能各异、互动发展的产业平台体系。

  余杭区的领导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中蕴含“弯道超车”机遇、新科技革命中蕴含创新发展机遇及产业转型升级中蕴含机遇。因此,浙商回归不是简单的“折返跑”,而是要做“乘法”,提升回归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平台资源的快速集聚,使余杭更具动力。

  优服务

  润物细无声

  什么是真正的浙商回归?除了经济回归,还有亲情回归、精神回归。何以实现这样的回归?余杭区已经具备了硬件上的实力。余杭区的谋划者和执行者们一直思考着省委领导提出的“四个够不够”:对浙商在浙江发展中所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认识得够不够?对浙商成长发展轨迹和规律研究得够不够?对浙商创业创新实践支持得够不够?对浙商的温暖关爱给予得够不够?提升软实力,提供便利的政策和服务,为回乡创业者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才是实实在在的作为。

  政策举措上,余杭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加快打造产业余杭的若干政策意见》,制订了打造产业余杭的50条政策及若干配套实施细则,全方位为发展实体经济,打造产业余杭提供政策支持保障,也为浙商创业创新和来余杭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让浙商“回得来、留得住”,余杭区以“便利化”为中心,为浙商创业创新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围绕“简化办事手续、精简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对浙商创业创新工作的服务水平。

  以浙商回归投资余杭为主线,积极主办和参与各类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并确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浙商集聚的三大区域,作为余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重点区域。今年以来,余杭区组织参加了2012杭州(广州)在粤浙商创业创新座谈会、杭州市支持浙(杭)商创业创新座谈会、在沪浙(杭)商创业创新座谈会等一系列以浙商回归为主题的活动。并在上海浙江商会年会召开之际,主办“余杭之夜”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建立起余杭区与全国各地浙江商会联系沟通的渠道,为浙商到余杭创业搭建起桥梁。

  上个月刚刚结束的“2012年俄罗斯国际照明贸易展览会”上,中宙光电、飞华照明、晶映电器等12家区内知名照明企业与到访客商达成成交意向金额超2300万美元。这一成功的案例是余杭区的为“企业唱戏”搭台能力最直接的佐证。

  迎回归

  开启“鼎盛”时代

  “你快回来”,一句渗透着浓浓乡情的呼唤。虽然“悠悠乡情倾我心”,面对家乡的热情呼唤,作为浙商,激动之余,如何“回归”也成了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告老还乡,衣锦还乡,还是创业还乡?

  感受到家乡殷切召唤的鼎胜集团董事长周贤海,今年上半年斥资12亿元在余杭设立鼎盛轻合金材料项目连铸连轧铝业项目。他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衣锦还乡,家乡已经为浙商回归做好了准备,我们也要做好转型升级的准备,把产业带回来的创业还乡才是真正的落叶归根。”

  鼎盛轻合金材料项目属于现代装备制造业,主要生产轻量化、低耗能、高性能的车用轻合金材料,计划总投资12亿元,预计投产后年销售收入39.53亿元。它的落户投产,有望让余杭成为全国各地高铁车厢的“原生地”。“项目采用的新技术国内很罕见,一旦投入应用,将为铝加工企业扩大产能、节约成本带来规模效应。”董事长周贤海介绍道。

  鼎盛轻合金材料项目是余杭区大力开展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吸引浙商回归投资创业所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截至11月30日,余杭区浙商回归引进项目130个,到位资金30.9亿元。

  一个浙商创业创新的鼎盛时代已经开启,未来,余杭将成为一个传承浙商精神的领地。

  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大事记@余杭区

  3月23日,召开2012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全区上下集中精力,全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4月12日,成立“余杭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余杭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各项工作。

  5月10日,出台《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产业余杭的若干政策意见》,颁布50条扶持政策。

  6月27日,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余杭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启全面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新一轮行动。

  8月14日,在南京共同举办“2012杭州(南京)科技人才合作洽谈暨浙(杭)商创业创新座谈会”的联动专题招商活动,推介余杭的人才、创业环境,加强与南京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的联系。

  9月27日,在“杭州(北京)经济合作洽谈会”上签约了北京康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及产业化”项目。

  10月18日,举行“2012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代表团杭州行”活动,促进了余杭区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招商引资工作。

  10月25日,在“第十五届杭州国内经济合作洽谈会”上签约了未来科技城“余杭国际金融港建设”项目,实现签约金额为25亿元。

  11月6日,“2012年俄罗斯国际照明贸易展览会”上政府搭台给企业唱戏,与到访客商达成成交意向金额超2300万美元。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仇欢 编辑: 马岩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余杭塘路一期工程有望月底前通车
  • 余杭发现汉六朝砖室墓 发掘前早已遭盗只余空墓穴
  • 余杭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启动
  • “国际残疾人日”余杭区残疾人艺术团成立
  • 余杭公安微博群获全国政法机构年度大奖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