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浙江 | 即时报 | 时政 | 民生 | 问政 | 人事 | 娱乐 | 街拍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论坛 | 民情巷 | 微博 | 微评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14岁小驴友失踪已超过70小时 我们仍期待奇迹出现
延伸阅读

孩子母亲已经三天没合眼,她攥着孩子的鞋,累得趴在桌上。王益敏摄

   浙江在线06月27日讯 温州14岁小驴友小温,在和母亲等7人一起穿越莒溪大峡谷的过程中,与母亲分队前进,孩子与母亲的一位男性朋友同行后失踪,经过200多人近50个小时的搜救,只发现孩子的一只鞋。

  昨天,搜救进入第三天,来自温州、丽水、义乌、杭州、上海等地的搜救队伍不断加入,20多支救援队对大峡谷进行了全方位搜寻,当地特警也加入进来。

  但遗憾的是,截至今天凌晨记者发稿,孩子依然没有找到。

  专业水底救援队

  搜寻20多个水潭一无所获

  温州山地救援中心队员杨邦革是昨天搜救工作的总调度员,“地面上我们来来回回搜救了不下十遍,现在还有一个可能,是孩子被冲到了水里。”

  因为前天曾在水潭里发现孩子的一只鞋,昨天的搜救重点放在了水潭上。几支专业的水底救援队对大峡谷内的20多个水潭,逐个进行了水下搜寻,结果仍一无所获,基本排除了小温被水下大石压住的可能。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毕业礼物

  对于这只拖鞋,许多搜救队员指出,不应该让孩子穿这样的鞋子进行穿越。但小温的阿姨说,孩子是特意穿的,“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双鞋子。”

  小温的另一位亲属向记者证实,母子俩确实几乎没户外探险的经验,而且孩子在七八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这几年虽然也参加一些锻炼,但大多是爬爬山之类的。

  大约一个月前,小温母亲在户外探险网站上,看到了这次穿越活动的帖子,便和以前的同事、好友徐某一起报名,他也就是最后和小温同行的那名男驴友。

  上周五,小温参加完小升初考试,隔天就参加了这次穿越活动,由于不准备过夜,大家只带了食物、手电筒及绳索等简易工具。

  “这次穿越,是妈妈送给儿子的小学毕业礼物。”小温的阿姨说。

  孩子不太可能

  自行走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除了水潭外,其他区域的搜救也在继续。和前两天不同,昨天的搜救工作分区块进行。以孩子的失踪地点为中心,搜救的直径范围从之前的2公里扩大到了5公里。

  搜救队员告诉记者,发现鞋子的地方,距离徐某所说的孩子所在峭壁,有大约3小时的路程,不远就是莒溪社区,附近经常有村民经过,如果小温已经自行走到了那里,他肯定不会失踪。

  另外,如果孩子在峭壁附近就遗失了鞋子,按照地形,也不可能漂到发现鞋子的水潭。

  母子分开之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

  之前搜救队员曾告诉记者,小温和母亲是在第二次分队时走散的,昨天经过再次核实,情况有出入。

  小温的阿姨说,母子俩开始穿越后不久,遇到了一个水库,“孩子选择穿着救生衣,和其他四人游过水库,妈妈和其他三人不会游泳,只能走山路。”

  最初,两队人还能互相看见,也能通过喊话交流,“她当时觉得,和儿子分开不会很久。”小温的阿姨说,孩子的母亲对地形不熟,对困难也估计不足,“没想到过了水库后,两队走的路不同,被迫分开。”

  灌木丛和孩子身穿的救生衣

  几乎成最后希望

  昨天下午4点多,峡谷里下起暴雨,为安全起见,所有搜救力量陆续从峡谷中暂时撤出。

  温州山地救援大队负责人谬纯杰告诉记者,昨天大家走遍了假设小温可以到达的所有位置,但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由于救援队员很难进入灌木丛,这也成为目前的搜寻盲点。而小温所穿的救生衣在三天搜救中仍未发现,这也为搜救增加了一线希望。

  “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昨天晚上10点,救援指挥部重新制定方案,准备接下来的搜救工作,不过,许多搜救队员经过超负荷工作,手脚都已溃破,仍需更多救援力量。

  另外,昨天下午某省级电视台的两位记者贸然进入搜救区域,其中一人失踪,截至发稿仍未发现。

  负责此次搜救调度工作的苍南县桥墩镇党委书记郑贤跑说,莒溪大峡谷地形复杂,希望非专业的救援人员不要随意进入峡谷,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徐某留下孩子,是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

  小温母子分开后,孩子和徐某在行进过程中掉队落单。据徐某回忆,峡谷里信号很不稳定,只能靠喊叫,他最后一次听见队友回话,似乎是从峡谷底部传来,便向下走。

  这一走,就彻底迷路了。当晚7点多,他借着手机最后一格信号,和小温母亲以及领队通了话。他说,自己和小温母亲是多年同事和好友。

  小温的母亲昨天证实了这个电话,电话中,小温首先问了妈妈是否已经安全到达,还安慰妈妈说,自己和徐某一起,没什么危险,请妈妈放心。

  徐某回忆,他和孩子在峡谷底部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孩子被困在峭壁上,他为了找手机信号求援,才留下孩子离开。

  徐某还说,在他离开之前,小温还一直穿着救生衣。

  延伸阅读

  这次事故

  犯了哪些错

  采访中,许多参加救援的队员都告诉记者,这本该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

  温州山地救援队资深队员杨邦革有着10多年户外经验,他总结了事件中的三个错误:

  1.参与者没有专业装备。

  “穿着拖鞋,没有必要的通讯工具,这些是事故的另一大原因。驴友活动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装备,遇险时,良好的装备甚至比食物还要重要。”

  2.穿越队伍一开始就分队。

  “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身边没有一个资深领队,是致命的错误。刚刚参加户外活动的驴友,身边至少要有五六名队员,其中包括一个熟悉地形、懂得各种情况应变的领队。”

  3.徐某不应独自求援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一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也比一个人先出来要好。”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