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子夜时分,杭州“120”报警电话骤然响起,一个苍老、微弱的声音还没来得及讲清住址,电话便悬在那里没了声息……中心调度员很快找到了他,因为,报警者拨打的是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来电号码的详细地址等信息,已经马上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120”一接到报警电话,马上便能锁定具体位置;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每辆救护车在点上待命或运送病人或返程的途中、车子具体开到什么位置,调度中心的电脑屏上都一目了然,调度中心鼠标一点,距离最近的车辆马上便被派去抢救病人;而且,杭州省市级医院的急诊室里,都安装了和120联网的急救电话,病人还没送到,医院已经得到信息并做好了急救准备……
场景二:昨天上午,温州陈女士在外甥女的陪伴下,来到浙医一院看病。她惊讶地告诉记者:“我已经好几年没上医院了,怎么觉得医院和以前不一样了?”她说,在她的印象里,看病要排好几次队——挂号、划价、付款、取药,“今天,我发现划价窗口没有了;每个楼层都可以挂号、付款;取药的时候,不用带医生的药方,只要我到药房刷刷卡就可以直接拿药……原来,看病,也可以这么简单。”
场景三:周六一大早,临安马女士赶到杭州第六人民医院看病。她告诉记者,自己患肝病十多年了,最近有病友说,杭州市六医院的过建春医师治疗肝病很不错。恰好,儿子听说医院开通了“掌上医院”,所以,通过手机,帮她查到过医师的专家门诊时间。“来看病,我心里很有底,连过医师的简历、我常吃几种药的价格,儿子都帮我查好了。”她说。
很多市民都可能像上面三个场景中的病人一样,享受新医疗方式快速便捷。然而,在这些快速反应、快捷看病的背后支撑着的,却是市民们看不见的、遍布全省的网络。
看病输血信息化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网络,不仅改变了浙江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工作娱乐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着浙江人的看病方式,甚至,在市民们看不到的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网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省卫生厅信息中心主任葛忠良举了几个例子:
走进我省任何一家县级以上医院,居民都可以发现挂号、药房、结账等工作,几乎都通过计算机在处理。截至2004年,全省卫生系统共有计算机32668台,人均0.16台;407家县级以上医院,有387家已经开始使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95%的县级以上的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这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
如果有地区出现危重病人,需要大量用血,不用担心,血液中心可以迅速从其他地区调配血液。因为,浙江省37个血站、血库全部采用了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规范了全省血液管理报表,实现了采、供、用血机构血液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
通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软件,我省的1000多个社区、卫生院建立了260余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此为基础,居民们可以享受到全科问诊、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信息服务。
医生护士将建工作站
“不只这些,目前,我省数字化卫生工程的应用水平也越来越高。一些医院正在建立以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电子病历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医院,建立了医院互联网网站,开展网上挂号、预约就诊、信息咨询、健康教育和远程服务,这些,都可以方便病人看病,完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推进我省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葛忠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