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北京将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为部分抗日战争老战士、海内外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代表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我省一万余名老英雄获得这一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纪念章。
记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分别采访了刚刚获得纪念章的6位在浙抗战老兵。
耿树德
现居地:杭州
从属部队:新四军第四师
旱河边打了个歼灭战
耿树德老人已经85岁了,如今,他住在杭州直戒坛寺巷的一间普通的住宅楼里。
由于病痛的折磨,耿大爷说几句话就会感觉累,然而,谈到抗日的那段历史,他还是显得非常激动。
“过去的事情常常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子里一幕幕地播放!”耿树德说。
赤脚行军千里
耿树德是河南人,1939年,年仅18岁的他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
1940年,他们接到通知,要他们部队去支援华东的新四军,这样就要从河北赶到江苏。河北到江苏路途千里,为了不让鬼子发现,他们主要是在晚上行军,常常一晚上要走上百公里的路。
这样的行军还不是轻装上阵,每人都要背上30多斤的东西,但是,没有人喊累,更没有人掉队。
“这样走了多少天我也记不得了,只知道那个时候,我的脚特别肿,最严重的时候比平常要大一倍,鞋子都穿不进去,只能赤着脚走。”耿树德回忆着。当时,耿树德他们不仅仅是行军,也常常会遇到鬼子,他们就边走边打,最让他感到痛快的是李口战斗。
李口是河南南部的一个小镇,那儿有敌人的封锁线,要过去就必须打过封锁线。耿树德所在部队一共4个连,其中一个是装备精锐的机枪连。战斗是从早上开始打的,鬼子来了不少,八路军就埋伏在一条旱河里。为了能够一开始就把他们镇住,鬼子一到,机枪连所有的机枪都开动,向敌人猛扫,一下子就把他们打得晕头转向。由于距离太近,八路军又埋伏在河床里,敌人的小钢炮等武器很难用上。
那场战斗一直打到下午3点,几乎把赶来的鬼子都消灭了,遍地都是鬼子的尸体。耿树德只记得他打了好多发子弹,究竟消灭了多少敌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了。
老乡指引了一条生路
来到江苏后,耿树德又成了新四军的一员,在苏鲁豫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战斗,他还在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学习。
1942年11月,鬼子到抗大附近扫荡,当时新四军战士只有三十几个,一些还是女兵,而鬼子少说也有好几百人。
耿树德组织大家撤退,当时他们在洪泽湖的东面,只有跑到西面才是安全的。由于没有船,虽然那儿的湖面并不宽,大家还是只能环着湖跑,可是鬼子追得很快,眼看要追到了。
“当时我都闻到了鬼子身上的血腥味了。”耿树德说,那时候情况非常紧急。
就在这时,一位老乡悄悄跑上来,对耿树德说:“你们这样跑肯定要被抓住的,我教你们往哪儿走。”说着,老人把他们带到了湖岸,说,从这儿可以直接走到对岸。
原来,那儿是洪泽湖和城子湖的交界处,城子湖是洪泽湖边上的另一个大湖,这儿有一个很窄的通道,被水淹着,水很浅,人可以直接过去,走一里路就到对岸了。
等鬼子追上时,发现他们都已跑到对岸,鬼子以为这儿的水都很浅,也纷纷下水,可是他们不识这条路,下去的都掉进水里,有的淹死,有的冻死,有的被对岸的新四军打死。
最怀念彭雪枫师长
在新四军时,耿树德从事的是一些首长的通信工作,这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新四军的高级领导接触。
最让耿树德怀念的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他说彭雪枫很帅气,打仗很有一套,而且,他对战士特别好,一直过着和战士一样的生活。
“这样好的师长,在1944年就牺牲了,他才37岁啊!”说到这儿,耿树德止不住泪流满面。
傅德华
现居地:嘉兴
从属部队:新四军苏浙军区
急行20公里挽救伤员20名
傅德华,今年76岁,1945年3月参加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6旅卫生部工作,后来一直从事医务工作。1983年底在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离休。珍藏了60年的老照片
记者按约来到嘉兴市区吉水路188弄傅老家中。等候多时的傅老简单寒暄了几句后,兴奋地拿出他珍藏多年的纪念品——一块早已褪色的毛巾和一本贴满了泛黄照片的小相册。傅老告诉记者,毛巾是新中国成立时部队为每个士兵发的建国纪念品,而相册里则全是记录他战争年代的照片。傅老手指着一张张身着军装的身影回忆起了当年那段烽火岁月——
下前线的都是重伤员
傅德华参加新四军时还不到15周岁,首长见他年纪小,就让他到第6师第16旅的卫生部材料科当一名医护兵。
虽然当时离鬼子灭亡之日已经不远了,但新四军的作战条件仍然十分艰苦,医疗环境也很恶劣,许多基本的药品和医疗器具都要自己动手制作。比如,疥疮膏就是用硫磺和猪油配在一起制成的,固定伤肢的夹板就用烤弯的毛竹或木片代替,而最麻烦却又经常要做的就是为伤员补充生理盐水了,首先要把蒸馏水和购买到的精制盐按照浓度0.75%的比例配置好,然后用缴获的滤纸进行过滤,再装进瓶里置于锅中蒸煮消毒,一般需要蒸煮3小时左右,消毒后才可以对伤员进行注射。即便经过这么复杂的程序,制成的盐水仍不能直接进行静脉注射,只可以从大腿内侧进行皮下注射。傅德华本来什么都不懂,但在老战士的悉心教导下,学会了许多医疗知识和技能,渐渐地可以单独医治伤员了。
“我是医护兵,没有直接上战场和敌人对阵的机会,可是,根据伤员的数量和伤势,我就知道战役的激烈程度。我记得和鬼子打得最激烈的战役是在江苏溧阳。那场战役中,仅送到我们医护站的伤员就有四五十个,而且都是重伤员。”看到许多战友的伤痛乃至牺牲,傅德华对日本鬼子有了刻骨仇恨。
一小时跑了20多公里山路
在几个月的抗战生涯中,一次送信挽救了20名伤员的经历给傅德华留下了最深的记忆。当时,临安石门战场有近20名伤员,需要通知他们撤离至安吉。“指导员杨指方看我年龄小又是安吉人,便于隐蔽,就派我去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临走时,他交待了我两句话:路上不能和任何人说话;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通知到伤员。”
20名伤员能否得到及时挽救就看傅德华的两条腿跑得够不够快。这还是傅德华第一次领受这么重要的任务,他的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一路上跑得飞快,结果20多公里的山路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
“我气喘吁吁地把消息告诉了驻扎在石门的48团1支队。也就是从那一次起,我觉得自己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抗日战士了。”
张观锦
现居地:安吉
从属部队:新四军苏浙军区
我去缴鬼子的枪
张观锦参加抗战的日子相对来说比较短暂,“我1945年2月参加新四军,同年8月日本鬼子宣布投降,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和日本鬼子战斗的那段日子还是值得回忆的。”今年80岁的张观锦开始向记者讲述他当年缴获日本鬼子武器的故事。
张观锦所在的部队是新四军11支队3营8连。张观锦是余杭人,参军时才18岁,当时张观锦家的房子被日本人烧掉了,37岁的爸爸病死,40岁的妈妈被地主气死。参军前,他家里很穷,基本上属于家破人亡了,都是日本人害的。
“部队就给我配了一支枪、10发子弹、4颗手榴弹。因为手榴弹是新四军自己造的,还算宽裕,但子弹很紧张,每打一颗都要带回子弹壳向部队换新子弹。”
在张观锦参军到日本投降的6个月里,日本人一直在余杭彭公一带活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第二天晚上6点,张观锦和部队去缴日军的枪,收缴了日本鬼子的重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