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岁末,正是许多林场炼山整地、预备营林的繁忙时节。然而,景宁畲族自治县草鱼塘林场的工人们,最近却过得特别闲适。“每天只要完成例行的巡山护林工作就行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咱们林场的‘度假期’。”林区段长雷钱林笑着说,自从告别了一木独撑的经营方式,林业经济这块蛋糕便年复一年地越做越大。
沿着蜿蜒的山间曲径,深入层峦叠嶂的草鱼塘林场,只见万壑葱茏,秀木参天,偌大的林区,听不见隆隆的伐木声和鸟兽被猎枪击中的哀鸣,只有静谧的丛林、祥和的人家、沉醉的游客和日夜守护着这片山林的人们,展现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而这一切,皆源于那茂密的林、无边的绿。
从伐木到育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木材畅销,拥有1.6万亩森林的草鱼塘林场犹如一座天然的“聚宝盆”。伐木工人们扛着油锯深入莽莽林海,使一度安静的林场成了人声鼎沸的大工地,到处堆积着待售的木材。砍伐量远远超过了生长量,没多久,草鱼塘林场就像许多林区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尴尬——如果长此以往地砍下去,不出十年,林场将无树可伐,无木可采。
“不能吃子孙饭,要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然而,放弃了伐木这唯一的生存方式,草鱼塘林场的工人们该如何面对今后的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草鱼塘林场的职工们了解到了关于森林旅游业正在兴起的新趋势,于是,昔日过度砍伐的林场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希望之路。
在向省林业厅申请建设草鱼塘森林公园的同时,草鱼塘林场的28个职工还自己动手修建公路、改造宾馆。不久,囊括毗邻敕木山景群和惠明古寺景观的草鱼塘森林公园建成开放,昔日的砍树人成了忠于职守的护林人。林区段长蓝德发告诉记者,自从投入了森林公园建设,森林资源的保护便成为林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职工们每天深入山林,足迹遍及林区的沟沟坎坎,不让一棵树被偷砍,严防各种火灾隐患。如今,已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的草鱼塘森林公园,年游客接待数逾十万人,年收益达1000万元。
从一木独撑到多业并举
旅游产业的成功,让草鱼塘林业人燃起了新的希望,渐渐地,各种依林、非林产业蓬勃发展,草鱼塘林场呈现出多业并举的喜人局面。从建设森林公园植树育林开始,草鱼塘林场就充分利用高山的海拔优势,引进了日本冷杉苗和高山红花油茶苗。如今,这些珍稀树种成为全国各地竞相抢购的绿化苗木。
草鱼塘森林公园主任蓝钱根告诉记者,过去,砍掉一棵超过20年树龄的杉树,只能卖出四五十元的价钱,如今,一株7年龄的冷杉苗售价是600元,而高山红花油茶的身价,每株也超过了400元,林场一年仅出售绿化苗木的收益,就能达到30万元。
发展林业,林下经济往往是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近年来,草鱼塘林场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大做足“林下文章”。今年,林区开发种植了1000多亩厚朴药材,预计每亩年收入将超过5000元。山林成了草鱼塘林场的绿色银行,林区段长蓝延宗告诉记者,目前林场职工年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元,是“砍树谋生”时的10倍以上。
唱响生态经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谈及从砍树谋生到育林致富的初衷,蓝钱根的话显得非常实在:“景宁地处瓯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达到79%,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湿地,如果我们不加以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一味地靠山吃山,用不了几年,畲乡的山就不再是绿的,水也不再是清的,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也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蓝钱根表示,今后,草鱼塘林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生态旅游业。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对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善,先后投入了150多万元用于道路修建,预计明年7月份便能建成通车。
“山区的资源环境优势,是促进生态、经济双赢发展的源泉。从过去靠山吃山的‘伐木经济’走向‘靠山育林、靠山养人’的经营新路,充分证明了山区这一‘立体资源宝库’,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副局长林敏说。随着各种依林、非林产业的持续壮大,山区生态经济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