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汪晓村建议: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需要引导
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11日 08:48:2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方方面面,但最根本的是要有大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提出建议:以政策为导向,号召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个呼吁“‘知识青年’再‘上山下乡’”的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浙江团的高度重视。昨天下午,在全国人大首次安排的人大代表讨论议案的时间中,浙江代表团集中了16位全国人大代表,对4件议案、建议进行了集中讨论,其中就有汪晓村代表提出的这个建议,以及本报昨天见报的《新安江流域应建立生态保护区的建议》。
问题农村来的大学毕业生都想留城
据悉,2005年,我国的各类高校在校生已经超过2000万人,每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338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资源。然而,光靠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并不能完成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的趋利指向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市和农村的人才资源差距不仅不会自动缩小,还会进一步扩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问题。
汪晓村代表认为,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软实力的建设,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对人才资源进行必要的导向政策,实行政府对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
建议人才下乡需要政策引导
对“‘知识青年’再‘上山下乡’”的建议,有人立刻反问汪晓村代表:“现在,农村的孩子都想努力挤进城市,如何让城里的孩子跑到农村去?”
汪晓村代表坦言,现在的年轻人的确都想留在城市,即使是农村学生,大学毕业后也不愿回家乡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国家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有配套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参加新农村建设。
汪晓村代表特别强调,要“制定有效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发挥自己的专长、贡献自己的才智。”
比如,给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以基本的政策保障,实行2至3年的有限服务期,服务期内户口及人事关系留在县城或毕业学校所在地;对从事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信息管理等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大学毕业生,其工资从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中直接全额支付;对从事农村生产加工等经营活动和有偿技术服务的人才,可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差额专项津贴、补助等。另外,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农村工作出色的教师、医务人员等进行各种奖励等等。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特派记者 魏皓奋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