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参福明社区座谈会。 浙江在线11月21日宁波讯(记者李敏/文王坚颖/摄) 70岁的金老太像往常一样,接到邻居老姐妹们的电话,立即换上一身腰鼓行头直奔福明社区,今天,她们老年女子腰鼓队要排练一场腰鼓舞蹈,准备即将举行的社区文化节。
3年前,和金老太一样,居住在福明社区的4000多居民的身份还是江东区前洋畈村、王家园等9个村的村民,随着宁波城区东扩的步伐加紧,从农田里“洗脚上岸”当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市民,只花了短短3年时间。 21日,“和谐发展看浙江”网络媒体采访团来到宁波江东区,关注当地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从村到社区的蜕变俞爱宝当了一辈子农民,曾经一度对村里要拆迁变成市区相当质疑,村要变成城里,自己要变成城里人?有这么好的事情? 土地失去了,许多村民陷入了困惑,靠土地吃饭的农民真的能够洗脚上岸了?这个问号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动作”下很快变成了叹号。从提出拆迁到搬迁,不到一年时间,整齐的新型社区福明社区建造完毕,高楼宽敞,小区整洁,治安有序,这个社区完备的物业配套让村民一下子就感觉到了亮堂。 作为宁波市东部城市化建设中首个集中安置拆迁农户的新型社区,如何起到“标杆”作用,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扩容的进程,更多的待城市化村民在瞩目着。 随着福明社区的试点成功,该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得到了良性推动。2001年以来,江东区积极探索实施以撤村改居、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和旧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化”工程,于去年年底基本完成三项改革。 通过改革,江东2.2万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彻底从集体资产——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移植城市文明到这块土地如何改变农村的旧的不良习惯,让农民尽快适应从村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成了是否城市化成功的重要指标。光有好的楼房,好的社区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决定,尽快把城市文明移植到这块土地上。 吴雪华,利索的中年妇女,从城市社区主任到新城市社区主任,多了个新字,但担子却着实重了不少。在社区办公室,偌大的横幅贴着“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12个字,吴雪华说,3年来,该社区正是依靠这些信念才一步一步让社区成为和谐城市化的范本。 社区工作者一上任,就开始了“拜访”,走百楼、访百家,一方面对居民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告诉新市民社区居委会会帮助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创建文明社区,建设美好家园。 住在福明社区的许多村民也自觉地开始扭转观念,越来越多的居民清晨在公园打打拳,晚上在广场跳跳舞,提高生活质量。居委会也立即组织文化团队,当发现新市民“怕羞”不参加文化活动难以迈出第一步时,社区就开始“边看表演边报名”慢慢引导,一时间,腰鼓队、秧歌队、木兰拳队、健身操队等等相继成立。 80岁的俞爱宝老人感慨“当了新市民真是开了眼界。”社区里的市民学校教育课程让许多村民长了见识,图书室里挤满了年轻人,连续两年的免费普网教育中有五、六百名居民参加了培训。 洗脚上田就业咋办?农民“洗脚上田”成为新市民之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 长期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位江东区政府官员认为,新市民在就业上主要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自身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总体水平较低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较高的福利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愿望,对就业岗位有较高的期望值,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约有73%的被征地人员不愿意做保洁、保绿、保安等类工作。 如何破局加引导,成为农民身份置换后摆在政府桌面的问题。对此,江东区首先解决了两大问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逐步转变了传统农民的就业关业,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使他们有以技在身,逐步解决了失土农民的素质障碍问题。 仇毕社区的刘师傅失去土地后开上了自己的小货车,跑起了运输,每月收入超过3千,在江东区,象刘师傅这样依托专业市场吃上“市场饭”的村民约有八成。 一组数据传递了可喜的讯号,截至2005年底,该区1万多名被征地人员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就业,被征地人员就业率达96%以上。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李敏/文 王坚颖/摄 编辑: 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