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根据国家规定,10月1日后,商品零售场所的手撕连卷袋要有“食品用”字样和“QS”等标志,否则不准使用。记者昨天走访了市区一些超市,发现大多已经“变脸”,但是这些质地比以往上了一个档次的手撕袋,原意是为了消费者能够重复使用,节能环保,却给超市带来了不小的困惑。
超市手撕袋“变脸”
成本大幅度增加
实施“限塑令”之后,虽然收费的塑料购物袋供应量锐减,但超市里免费的塑料手撕袋的使用量却明显增加。而此次推出印有标志的手撕袋,与往常相比成本和损耗都有所增加。昨天下午,记者在市区几家大型超市采访时发现,有不少市民往往要扯上好几个免费供应的手撕袋。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方便,手撕袋可以当做购物袋使用”、“塑料购物袋收费,家庭中垃圾袋减少,这些手撕袋免费,拿回家还可以当垃圾袋使用”……这是一些市民“青睐”手撕袋的原因。在市区乐购超市,记者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顺手扯下四五个袋子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而这样的市民远远不止一两个。
“手撕袋的成本大概在1角钱一个,小的则便宜一些,现在超市每月用在手撕袋上的钱在1.7万到两万元之间,而往常则在一万四五,每个月在手撕袋上的损耗要多出两三千元钱,主要是手撕袋还是免费供应的,而且质地也越做越好,不少老百姓贪小便宜常常多拿。”乐购超市的任小姐告诉记者:“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监管,超市没有那么多人力,如果不提供也会有顾客投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的难题几乎在每个超市都存在,而一些超市鉴于免费手撕袋用量过大,在控制其使用量上动了脑筋。例如,有的超市只提供“小号”手撕袋,有的超市则将手撕袋摆在打价机附近的货架上,由打价员根据情况分发,避免浪费。
封口胶带换铁圈
反复使用成空话
在最新版的手撕袋上,记者发现印有“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请多次使用”的字样,但是这种手撕袋目前基本无法多次使用,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封口的时候基本都用铁圈。
“如果没有专用的工具,这样的封口方式是无法打开的,我们基本都是把袋子撕破,所以无法再重复使用!”在超市购物的王先生的说法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既然手撕袋上印有注重环保的提示,而且手撕袋质地也越做越好,是不是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的封口方式,以利于手撕袋的重复使用呢。
“其实我们超市方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以往用胶带封口,有一些不够诚信的消费者往往会趁我们管理人员不注意再把封口打开,放入物品,让我们超市方很为难;所以现在大部分超市都用铁圈封口,若口袋有破损,收银处是不能结账的,这确实也导致了手撕袋无法重复使用,只是封口紧与重复使用之间怎么处理好,超市比较为难。”市区一家超市的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称,手撕袋的使用同样也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尽快寻找替代品是当务之急,而怎样能够让手撕袋重复使用落到实处,更好地保护环境,目前确实还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