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我爱细十番、我爱篮球”为书名的萧山区楼塔中心学校“乡土民俗文化课本”正式出版,并成为该校1600多名学生的课堂读本。学校在各个学年专门配备了熟悉楼塔历史民俗文化的教师为学生上课,每个学年每周专门安排1至2节课学习乡土民俗文化教材。同时,还在每周的实践课上,请来楼塔的民间艺人向学生教授‘细十番’乐器等本领。由此,楼塔镇成为浙江第一个实施“民俗课本”进课堂的乡镇,楼塔中心学校也成为浙江第一个实施“民俗课本”进课堂的学校。
该课本由楼塔中心学校组织编纂,经过该校多名教师和当地民俗专家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完成。读本共分四大单元,十二章节,记述了楼塔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描述了楼塔男女老少喜爱的篮球文化,梳理了今年年初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细十番”古乐,还展示了千年古镇楼塔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景象新面貌和村民健康的休闲文化生活,还设立了知识窗、交流会、实践图、小讨论等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的问答填空题,图文并茂,采用各种精美图片100多幅、漫画20多幅,文字简洁、朴实,具有浓重的乡土风味。学生们对“乡土文化课本”爱不释手,三年级小学生楼刚高兴地说:“我们家乡的好东西可真多呀,以前还不知道呢,这本书比爸爸妈妈从书店买的课外书还好。”
省教育界专家对此予以充分肯定,他们认为:“从娃娃抓起”普及家乡民俗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从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兴趣,也有助于民俗文化永远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楼塔中心学校的做法具有创新性、操作性、借鉴性,各地有同类地域文化特点的学校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