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浙江制造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块状经济的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技术的突破。2006年4月省科技厅优选了2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现代纺织服装加工技术及装备、高档皮塑加工技术及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等领域,列入《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和“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努力,目前这些项目已初见成效,正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近日,本报记者到温州、舟山两地采访几家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期间欣喜地发现,这些着力技术创新的企业,在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依然展现出勃勃生机。
冲破技术壁垒,寻找产业“蓝海”
记者了解到,在26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中,近60%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这些科技投入,不但没有拖累企业发展,而且冲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寻找到产业“蓝海”,形成新的发展加速度和竞争优势。
温州的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以研发改性工程塑料为主的科技型企业。自2005年欧盟发布《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简称《ROHS指令》),对电子电器塑料提出环保要求,设下一道技术壁垒。“俊尔”自从2006年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档皮塑加工技术及装备后,与浙江大学联手攻关,“量身订制”环保塑料生产技术攻关项目。去年新产品一问世,就深得正泰、德力西等国内电子电器出口企业的欢心。尽管成本有所增加,但售价也相应提高,利润比原来产品增加了50%至100%,还能保持比进口产品价格低20%的优势。不仅如此,企业的环保体系从此建立起来,之后生产的所有产品均要达到《ROHS指令》的环保标准。
像“俊尔”一样,许多制造企业毅然投身重大攻关项目,研发新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打开市场。乐清嘉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软件、温州大隆机器有限公司的制鞋关键环节设备等新技术开发在我省重点行业奇兵突起,再发挥示范效应,或者创造和带动了新产业,或者变革传统产业、注入活力,甚至一举改变了行业发展的方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常规磁共振检查时,都采用躺下检查的方式,但椎间盘因为压迫减小而恢复正常状态,不能正常反映病症。“嘉恒”与中科院合作立项,研发核心的多体位磁共振成像系统软件。从立项起,“嘉恒”就在乐清科技孵化器里安心做“学员”,如今“毕业”了。软件已经自主研发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预计应用此款核心软件的高端医疗设备将于年底上市,应用于磁共振检查,无论躺、坐、站姿都能进行检查,只需要20分钟,且对身体没有辐射。
结合产学研,打造开放的创新社区
创新,依赖于投入方式的开放和资源配置的高效,产学研结合攻克技术难关,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的最佳选择。
“攻坚克难,可以走曲线,也可以走直线,产学研结合就是最短的直线。”采访中,不少企业都有类似的感受,企业本来就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与科研院所共同立项合作,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的时间过程。
舟山的浙江扬帆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两年完成的造船项目,通过与浙江海洋学院等开展合作,最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应用。据扬帆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张静静介绍,单靠企业只能解决难度较小的技术问题,难度大的项目不借助外脑进行合作,再长的时间也难有突破。校企合作时也遇到了双方都感觉比较棘手的技术难题,多亏公司请来福建恒和造船有限公司的一位老技师加以指点,加速了破题进度。
据了解,重大专项中产学研结合项目占到企业牵头项目的80%至90%的比例,合作对象并不局限在省内,如同组建了一个不以地区划分的“创新社区”。如“嘉恒”20名研发人员中很多来自上海和北京;“俊尔”则将研发中心直接建在上海等城市,还展开与四川大学、长春应化所的合作。
采访中,记者越来越意识到,26个重大科技专项是我省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包括纺织、皮塑等传统优势产业,而且有软件、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更为重要的是,我省企业正成为攻克技术难关的主体,它们整合科技资源,带来科技的局部跃升和突破,从而带动相关领域核心竞争能力的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就是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乃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