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校网上,有这么一则通知,外人看来很不起眼,其中文字和往年相比也相差不多。但就几十个字的变化,却在整个工大的教师圈引来了轰动效应。按照该校某学院院长的说法,“一些老师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通知让那么多老师兴奋?原来是场关于教师职称评聘的改革。
现象
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在全国各个高校里,受各种原因的驱使,很多老师都忙着搞科研,拿项目,甚至自己开公司,尤其是教授越来越“远离”课堂。
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不少人士对目前的高校间职称评比这个指挥棒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
2007年浙江省的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业绩上脱颖而出,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荣誉感,而且还要让他们因教学成绩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待遇。要把教学业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利益导向引导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到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育人水平上来。”
在此背景下,相应的改革正在各个高校内悄悄开展。
改革
课上得好也能评上教授
今年,一则《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度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工作实施意见》,让工大的老师们很受鼓舞。
其中的文字,别人或许不在乎,但在很多工大的老师眼里,却是工资福利、社会地位的提高,作为教师,更是最大梦想的延续。
以往,评职称的三条硬指标是各级刊物发表论文、获得各级的科研项目以及各级各类的科研成果,唯独没有对老师的教学质量提出过要求。
而新的政策则是,在相应职称申报时,对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优秀、获得全国性竞赛的指导教师、教学建设项目等在课堂教学一线、教学建设一线取得的实践性成果视同教学成果奖或教改项目。
“也就是说,教书教得好,同样可以作为评职称的重要条件。”浙江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肖刚说。
案例
好老师终圆教授梦
这一文件出台后,工大的老师在座谈会上纷纷表示赞同,因为之前,许许多多在教学一线,一心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的他们,常常苦恼评不上副教授、教授,享受不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
某学院的院长则说,该政策的出台,让他们学院受益很大,很多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高兴得跳了起来,“我相信,这种喜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