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农民"种文化"庆秋收 4个花样女子将唱古老田歌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唱田歌

   浙江在线11月08日讯 11月15日,杭州武林广场将举行一场庆祝活动——“千镇万村种文化”举行秋收庆典。到时候,各地农民的“拿手菜”,全都会端上桌来。

  其中,金晓燕、孟雅琴等四个花样姑娘这次到省城来表演的是嘉善田歌《四姑娘上街》,这首田歌讲述了新农村妇女,学电脑、学健美操、学导游跟上现代化的事。《四姑娘上街》的曲作者黄涌国告诉记者,他创作了两个版本,一个普通话,一个家乡话——普通话版是给村里的中青年唱的,节奏轻快,旋律活泼;而嘉善话版适合老年人唱,极具传统风味。

  4个花样女子

  把田歌唱到省城

  “清清南湖水喽,菱花朵朵开呀来,千年的故土飘呀飘香来……”这首《南湖的菱花开了》,是金晓燕接触到的第一首田歌,那是7年前,当时的金晓燕22岁。

  金晓燕是嘉善魏塘镇人,“我是农民的女儿,算个村姑吧,现在在这里(嘉善)算是挺会唱(田歌)的了,经常登台表演。”金晓燕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听田歌时觉得很新鲜,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上台唱田歌。

  一次偶然的机会,金晓燕被当时在文化馆工作的韩金梅(现已退休)看中,让她在一次文艺演出中“凑数”,不是唱流行歌曲,而是唱田歌,现学现唱。

  可能是她悟性高,加上嗓子条件好,这一“凑数”,让韩金梅看到了一个好苗子。这样,金晓燕开始频繁接触田歌,并喜欢上了这独特又古老的旋律。

  孟雅琴也是嘉善魏塘镇人,是《四姑娘上街》的另外一个表演者。孟雅琴说,刚开始自己只是闹着玩的,后来发现很多人喜欢听。于是,孟雅琴、金晓燕等几个年纪相仿的姑娘,干脆穿上碎花蓝布衫到各个村的田头开唱,这一唱就是3年。

  就这样,田歌“种”进了年轻姑娘的心中,也唱进了嘉善人的心里。

  在嘉善丁栅镇

  田歌成“流行音乐”

  不仅魏塘镇有支花样女子田歌队,在田歌的发源地嘉善丁栅镇,田歌更是成了“流行音乐”。

  在丁栅镇,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人们搬一条长凳,坐在厢屋前晒谷场的大树下,嗓子一开就轻轻地唱了起来,很多人几乎是一口气把一首100多句的田歌唱了下来。

  唱完了,他们掰着手指告诉你,这算什么?本镇的沈少泉,洪溪镇的徐正荣、沈云章,西塘镇的蒋兰宝,陶庄镇的吴其生、袁小妹,他们才是田歌高手。

  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基本上都不识字,他们是怎么学会那些田歌的呢?嘉善县文化局副局长戴雨频告诉记者,口耳相传是他们学歌的唯一途径。

  据戴雨频介绍,丁栅田歌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嘉善的柳洲词派就留下了大量的词作。为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镇里开展了多方面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并着力创作更贴近丁栅实际和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的新田歌。

  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使丁栅田歌又一次焕发活力。如今,丁栅田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在农民歌手中传唱,还在社区、校园中广为传唱。嘉善县还专门出版了包含有91首曲目的田歌集子。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