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婷每天都要给父亲进行手臂按摩。
家里终于吃上肉了
傍晚时分,宇婷开始做饭了。她不舍得用煤气,煤气灶一般只用来煮父亲治病用的纱布和药碗,做菜依然是用柴火,奶奶烧柴,宇婷炒菜。宇婷说:“80元一瓶的煤气,太贵,而且换气瓶还需要到20多公里外的镇上,很麻烦,所以能省则省。”
咸带鱼、腌肉、蒸蛋、萝卜、青菜,这是宇婷一家五口的晚饭。宇婷先给父亲喂完饭,然后再和爷爷奶奶弟弟一起吃。带鱼是20多天前奶奶去镇里赶集时买的,肉是一个月前买的,腌了一下,可以放久点。原本是给父亲补充营养的,但父亲不肯一个人吃,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吃,全家人过几天就吃一点,3斤肉吃了一两个月了。
本报4月份的报道中曾提到,宇婷的弟弟说“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吃过肉了”,这句话被细心的鲁冠球特别圈出,并特别嘱咐王建,去泰顺时一定“要带上几斤肉”。5月9日,王建第一次去宇婷家时,为了买到肉,他从乡里跑到县里兜兜转转了一两个小时,才找到菜场买到十多斤肉。宇婷家里没有冰箱,就先放在村书记的冰箱里,要吃的时候就去拿一点。能吃上肉,一家人非常开心。
我的愿望:考上大学
8月,万向集团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宇婷家所在的卓宅村还有一半的人家未通自来水,都是靠挑水喝的,于是万向集团又决定出资2万元,用于完成村里的自来水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卓苏明告诉记者,万向的出资加上县里的补助,全村的自来水工程估计到12月底就可以完工了,而宇婷一家已较早接上了自来水。
一周前,宇婷家的电话也装好了。宇婷特地向记者要了曾帮助过她的好心人的电话,说一定要打电话逐一感谢他们。宇婷还特别给鲁冠球爷爷写了一封信,托记者转交。信中写道:“我期中考试语文考了89分,数学考了87分,成绩不是太好,我要争取在期末考试中都考到90分。因为您和其他热心人的帮助,我们全家现在生活都很好,谢谢你们!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报答帮助过我们的人。”
看了信后,鲁冠球笑着说:“我只想让他们接受正常的社会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希望他们有感恩的负担。”
13个月,第一次听到妈妈声音
“宇婷,你妈妈来电话了!”11月30日下午2点,记者正准备向宇婷一家告别时,邻居张阿姨急匆匆地跑过来,将自己的手机塞到宇婷手里:“快接,是你妈妈!”宇婷愣了一下,拿着电话迟疑地贴在耳朵上。妈妈离家已有13个月了,这是她第一次打来电话。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妈妈,你在哪里?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和爸爸,还有弟弟,都很想你回家呀……”几天来,一直笑得很灿烂的宇婷拿着手机,声音哽咽,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落泪。“妈妈,有好多人帮助我们,鲁冠球爷爷你知道吧,他帮我们家里盖新房子了,是全村最好的。爸爸身体也好多了,你快回来吧,我们一起照顾爸爸!我和弟弟都很想你,你回家过年吧。不!明天就回来……”
电话那头的妈妈似乎想和爸爸说话,宇婷便默默地将电话交给爸爸。“妈妈说她现在西安打工,她一定会回来的,她肯定想我们的。”宇婷的言语中充满了希望。
一年多了,终于听到妈妈熟悉的声音,宇婷说:“我想哭,又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