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蹲点之前,我记忆中有关嘉善的信息除了西塘,就是木业。但来之后我才发现,嘉善的工业已是数码电子、光伏、精密机械等新兴产业的天下。蜂拥而来的台资企业、高科技企业,不仅改变了嘉善传统产业结构,也加速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与当地有关人员的交谈中,我知道其实3年前嘉善就迈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尽管当时木业的生意还十分红火,但行业存在的技术层次低、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等弊端,已引起了当时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关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大家形成共识: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嘉善的工业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未雨绸缪的预见性让我十分钦佩,但是更让我震撼的是,为了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嘉善曾经把三家总投资达3.7亿美元的木业企业拒之门外。正是这种魄力和胆识,才成就了嘉善三大重点产业的今天。
这种魄力和胆识同样体现在县科创中心的建设中。为了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嘉善县在3年前投入7500万元,建造了全国县级城市中唯一的国家级孵化器——县科创中心。当时有人说,这项工程花钱多,又不能马上见效,还不如搞个房地产项目,但县领导在多方咨询后坚持上马。至今,中心已引进孵化企业90多家,不仅研发各级科研项目220多项,更成为县内企业解决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共享平台。
从木业到钢材,从钢材到硅材,嘉善工业经济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三级跳。而这种变化已经在嘉善成为了不可扭转的常态。2003年至2007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7.4%。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性投资中,新兴产业的投资额占到总投资额的75%。今年前三季度,嘉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17.5%,新产品产值率达29.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走访嘉善企业过程中,我发觉许多其貌不扬的企业,其具备的实力却让你刮目相看。走进陶庄镇大隆合金钢有限公司时,我绝对想不到这家企业和神舟七号存在某种联系。但就是这家企业制造的特种不锈钢,成为了神舟七号发射台的制作材料,最终帮助神舟七号顺利升空。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种用于航天领域的特种钢,竟然是用废旧钢铁生产出来的。什么叫“嘉善创造”,这些钢铁给了我最直观和可信的答案。
2005年才落户嘉善的“昱辉阳光”,是一家生产太阳能硅片的企业,它在3年时间里实现爆炸式发展,不仅先后在伦敦、纽约成功上市,而且今年半年创造了去年一整年的产值。当其他企业正在为寻找不到足够订单发愁时,“昱辉阳光”却有着“幸福的烦恼”,因为企业的产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订单竟然排到了2014年。原先生产低档单体喇叭的“恒科实业”,这两年不仅投入1500万元科研经费,还投入600万元从日本引进一流设备,研发、生产20多款便携式数字音响新产品,成为全球通过美国苹果公司技术认证的5家音响企业之一。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嘉善已经扬帆起航,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想嘉善的工业结构一定能实现战略性调整和升级,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而像“大隆合金钢”、“昱辉阳光”、“恒科实业”这样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还将在这里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