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张威平,男,现年48岁,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党支部书记
未来畅想:“30年后,我相信许多像管头村这样的小山村一定会变得十分美好,那时候,城里人肯定会羡慕我们的生活。”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来管头村飞速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对未来很自信。用他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浙江农民的生活、浙江农村的未来,美好得简直无法想象。
2038年元旦下午5时,杭州人尹先生因为拿到了好不容易才预订到的管头村农家乐客房,开怀大笑。他马上带着家人坐上杭州—磐安的“未来号”高速列车,一小时后顺利来到了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尹先生,您非常幸运,获得了元旦假期最后一间客房。”我们村一名年轻的农家旅舍服务员热情地对他说。
那时候的我,已经快80岁了,但我们浙江人条件越来越好,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尤其是我们磐安山区,空气好,环境好,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年纪,身体还健朗得很。我时常会走门串户,和年轻人讲讲我们管头村的从前,年轻人在“听张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的时候,常常会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不过我知道他们惊诧的背后,更多的是喜悦。
我们村坐落在海拔500多米的山腰上,因为村里有许多黑黑的火山岩石块垒砌成的房子,又称乌石村。从2005年起,管头村打出“乌石老屋”的特色牌,办起农家乐旅游,还把乌石村的牌子吆喝到城里,走出了一条欠发达乡村快速脱贫致富的路子。
也难怪30年后那些年轻人,即便是我,让我回想改革开放30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变,也时常有种身在梦中的感觉。我经历过每年要吃半年杂粮、村民穷得叮当响的时期,也经历了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村民人均年收入6300多元的省级小康示范村的转变。2005年开始,管头村发生了一桩“奇怪”的事情,村民们不再砍树伐柴,而是开始保护山林,因为他们搞起了农家乐。不过,说来也奇怪,打那时候起,到管头村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这些以前在风景区才会出现的现象,在我们管头村越来越常见。
2009年元旦刚过,我就和村主任跑到磐安县农办、县旅游局,着手制订管头村“发展新规划”:计划5年后,村里农家乐由24家增加到50家,从业人员增加到200人,成为一个长三角地区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并且让每户村民都住上农家别墅,买得起轿车。
依靠党的好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管头村发展迅速。到2018年,我们村全部村民不仅住上漂亮整齐的农家别墅,许多村民还拥有了轿车。小山村特有的“乌石老屋”保存和利用得更好,古山寨、古茶庄、古农庄等人居特色成为城里人最喜欢的旅游点。村里有了现代化超市,先进的医疗服务设施,村民也能像市民一样享受设施,田野里还有泉水叮咚、清水荡漾、稻花飘香、绿篱农舍等靓丽的乡村景观。
到2038年,管头村的变化更是超过了我们的规划。村里农家乐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都达到了城市星级宾馆标准,农家菜更是有上百个品种,我们村不仅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农家乐特色村,还带动了附近浙中大峡谷景区和其他村的农家乐发展,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杭州人、宁波人、上海人、南京人甚至老外都到这里度假,许多人还在村里承包了土地种菜种水果呢!
村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未来号”高速列车一小时内就可以将村民带到杭州等大城市。随着因特网高速发展,我们购物、学习、交流等都可以通过点点鼠标实现。
由于海拔较高,我们村成为一个老人休闲养生的天堂。村里有设施一流的养老院,优秀的保健医生,村里的老人和现在的公务员退休一样,每月定时领取退休金。村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成为社区的工作者。社区的各项功能一应俱全,城市社区有的,农村社区样样都有。
“畅想新的30年”征文截至2009年3月31日。征文请寄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要闻编辑部,邮编310039,联系电话0571-85310881,传真0571-85159364;或发电子邮件至zjyw@z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