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管住你自己的嘴巴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除了飞机、车、船,什么都敢吃。”这句话固然有些夸张,但从一个方面也说明我们敢吃很多东西。但是现在,由于频发的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竟然引发出了人们“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的疑问。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昨天本报《财经三人吧》刊发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两位嘉宾的许多观点引起市民的共鸣,很多市民还通过发email和qq留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现行法规没有足够的威慑力量,一些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主要依靠罚没模式进行管理,大多是捣毁窝点、查封加工点或停业整顿,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者却往往逃脱了法律制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程行坤在发给记者的email上说。

  程行坤表示,除了食品下架,按照目前的规定,对食品违法事件的处罚最高不超过3万元,要么就是按销售额的几倍进行罚款。实际上,销售额不好取证,消费者主张权利获取证据也不容易。因此在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同时,要严厉打击“黑心”产品,让制造者不敢再犯。

  从事法律工作的读者汪先生在给记者的qq留言上表示,与管理相对的是市场。如果说再严密的监管仍有疏失可能的话,那么来自市场内部的自管,则可最大限度予以弥补,让假货断根。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人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证。网友“一往情深”说,即使食品不可能做到“零风险”,那么有关方面也应该努力去为大家创造一个相对放心的饮食环境。这就需要执法部门、餐饮业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做出切实有利的行动来。

  许多读者在留言上表示,消费者每天都要频繁接触到各种食品,而一些质量安全问题总是防不胜防。有没有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可以降低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既然食品无法实现“零风险”,那么消费者应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对此,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盛晓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读者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是食物多样化,这是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第一条的内容,目的是促进膳食平衡,营养均衡,引用到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同样有效。比如说,多宝鱼中出现孔雀石绿,韭菜里面容易有农药残留,这都是某一种单一食品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果能做到食物多样化,就可以避免过量摄入这些不健康的成分,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盛晓兔说,同时,要注意名牌效应。现在豆腐已经有品牌了,肉鸡也有品牌,将来蔬菜等都要形成品牌。由于看重品牌,很多消费者形成了去超市购买食品的习惯,也许超市的蔬菜瓜果不如农贸市场新鲜,但可以实现追根溯源,质量有保障。

  除此之外,盛晓兔表示,消费者还应该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知识,注意食物的温度和时间,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省政府: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保障全省食品安全
·居家养老可分年龄段 食品安全需要勤检查
·食品安全,我们何时能重拾信心
·2008年浙江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浙江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