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两会观察员 (温州市政协委员,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
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政府工作报告洋洋万言,12字主线统摄全篇—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若从民生角度视之,这一主线攸关发展稳定,更系民生福祉。
“保增长、抓转型”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而发展并不是数字的空洞增长,它最终的受惠者是老百姓,体现在民众幸福感的增长。“促稳定”更需直面老百姓生活中种种矛盾,聚焦民众关心的种种问题,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之下,稳定最终让老百姓安心,体现在民众安全感的获得。
民生之重,并非空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不少大家熟悉的高频词汇尤其令人关注。杨府山片污水、生活垃圾臭源、就业压力、留地安置难、土地办证难、供地用地难、停车难、看病难……这些老百姓平时喊得最多、代表委员提得最多的关键词都一一出现在报告中。
这些字眼是老百姓的声音、老百姓的话语,是“民声”中的“民生”实际。只有满意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老百姓的民声才会向政府致以赞许,否则这些问题便会成为信访部门的民声呼求。
在信访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的“民声”:征地补偿不满意,拆迁安置措施不到位,村里决策不公开……他们呼求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气、生活中有苦,是因为他们面临具体而真实的民生问题,是因为民生期许不能被满足。老百姓频频上访的目的,就是想借组织渠道向上传递这些民声,让施政者听到民生期许。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老百姓对政策制定实施情况不熟悉,可能是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与老百姓实际情况不适应。正因为“民声”表达着老百姓的民生实际,在信访工作中往往被视作“民生”大事来抓。试想,如果政府在制定实施政策之前便主动倾听民声,如果政府在政策制定实施之时主动征求民声,那么这些民声便不会成为需要上访的呼求声。
民生与民声相应,听民声则惠民生。政府行政过程中越是广泛听取老百姓的声音,决策内容就与民生实际越贴近;而越是关系老百姓民生实际的内容,也越需要听取老百姓的声音。如今出现在政府报告里的“民声”词汇,传递着一个信息:政府目光聚焦于百姓的衣食住行、苦乐冷暖,从决策源头想民之所想,许民之所需。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里反映“民声”并非停留于问题表面,而是责无旁贷、以破解问题的姿态出现。应对就业难,今年将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应对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应对交通秩序问题,整治“三小车”、公交车、出租车;应对停车难,加强停车库、停车泊位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民声所向在政府向全市人民呈递的施政总结与计划中,已经成为一项项事关民生权益的切实工程。
以“民声”之切铸“民生”之实。听民声、惠民生,需要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需要政府决策更为民主、公开、规范化,需要创建一个民声通达的机制。政府报告里关于自身建设的内容显示着民生政府的步伐不会停止,政府肩头的“民生”分量会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