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因给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巨额担保而引发自身财务危机,而“埋伏”在自己身后的“担保链”,随即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也面临巨大危机——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绍兴县的不少企业也为此着实出了一身冷汗。痛定思痛,为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继引进商业性担保公司后,绍兴县近期又将组建一批政策性担保公司,其中县级政策性担保公司拟于本月底前成立。
商业性担保公司受制于资金实力,常常面临捉襟见肘的尴尬。绍兴县某银行信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年前在政府的推动下成立的镇级商业性担保公司,由于资金规模小,有的已经停止运转。因此,要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有必要建设一个新型融资担保体系。
据了解,该县政策性担保公司以政府主导、国资控股为主,其中政府出资比例将占45%左右。另外,全县将调整县级经济政策的奖励兑现方式,把县政府各项经济政策奖励给企业的5万元以上部分资金,通过以奖转股的形式,全额划转到即将成立的各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先期成立的县级担保公司,计划在三年内达到注册资金不低于5亿元的规模。两大开发区、五个新型城镇及其他镇(街),也将随后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或转贷基金。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担保链”危机的发生,表面看,是企业发展和融资渠道匮乏之间的矛盾,但从深层次看,企业制度缺陷才是互保风波的根源。民营企业大多以血缘、情感为纽带,而忽略经营的制度化和科学性。当企业上规模后,往往因为决策不合理和过度多元化引发了资金链崩溃,而它的危机又产生了连锁反应,危害了相关的一大批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立,只能减轻“担保链”风险,根本还是要引导民营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