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枫桥经验”,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是加强基层基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棵“常青树”。
建设“平安浙江”5年多来,我省各地坚持不懈地全面推广与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平安建设的根基,使我省基层平安建设呈现了“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
“一个根本”
——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改变,抓基层、打基础,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努力始终不变
宁波海曙区尚书小区230户居民中,60%是老年人,且都是拆迁户。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小区内一时矛盾不断。于是,28名老工人、老党员、老干部建立了和谐促进自治队伍,把小区变成了当地有名的平安小区。
以“立足基层、发动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共建共创、促进发展”为主要特色的宁波“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如今已有和谐促进员近14万名。
抓基层、打基础,是一项战略性、根本性任务。省委一直强调,必须坚持把力量下移到基层,把工作做在基层,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把责任和奖惩落实到基层,努力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乐清的“平安千村工程”、德清的“平安细胞工程”、庆元的“构建和谐边界工程”……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社会管理终端化、力量整合兼容化、诉求解决初始化、工作保障常态化”的思路,以深化平安村、平安社区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涵盖社区、村居、家庭、企业、医院、学校、市场、景区、渔区、边界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平安创建系列活动,为全省平安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通过维护稳定工作网络向基层最末端延伸,通过一个个和谐促进细胞工程建设,不断激发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平安建设之中,为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护路护厂护宅护村队伍6.1万余支、40.9万余人。
“一个核心”
——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改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的目标始终不变
楼上楼下因管道漏水吵得不可开交,他们及时上门;夫妻吵架闹离婚,他们居中调停;小区居民对公共事务意见不合,他们召集民主协商……杭州下城区的近千名“草根调解员”,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和事佬”。
一群群身穿红T恤、臂佩黄袖章的年轻人,活跃在大街小巷、村庄田头,守护着城乡居民的平安……永康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吸引了当地众多年轻人。
对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有镇(街道)级议政员代言;对一些个体性的问题,有共建共享促进会促进员帮忙……台州路桥区鼓励外来人口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促进了社会融合……
近年来,我省各地始终坚持“枫桥经验”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这一核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实践,努力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新昌儒岙镇里外岙村的村民因对取水点有分歧,喝水成了迟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但当一本只有20页的淡黄色小册子出现后,经集体民主协商,自来水工程很快就上马了。这本被新昌群众誉为村里“小法律”的手册,就是发源于石磁村、如今已在新昌全面推开的“乡村典章”。
就地化解矛盾,必须坚持源头预防、标本兼治。我省各地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各种机制和制度,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去年,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21.9万件,调处成功率为97.5%。
“一个关键”
——不管环境和条件如何改变,整合力量,使基层维稳由“五个指头”捏成一个“拳头”的探索始终不变
把全市43个乡镇(街道)划分为2463个管理服务网格,通过网格化定位消除管理盲区、立体化组团整合服务力量、信息化管理提升行政效率、多元化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善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去年8月以来,舟山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共征集群众意见1.3万余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9300余件。
“五个指头”捏成一个“拳头”,才能真正发挥力量。
“平安浙江”建设中,我省各地党委、政府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断健全完善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安全生产等责任制为重点的平安建设责任体系,把责任追究落实到平安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形成“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勇于负责、敢于问责”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龙游各镇的民事纠纷,半数以上在各村综治工作站成功调处,有的镇甚至高达80%;海宁依托现有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新居民事务所,在进一步强化新居民服务管理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基层维稳工作……
“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是我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整合基层维稳力量的成功做法。目前,全省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成率达到96.4%,社区、较大村、规模企业综治工作站(室)规范化建成率分别达到95.6%、86.4%、89.5%,成为各地维护稳定的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