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台州8月9日电 当台风“莫拉克”来袭,谁是老百姓心中最可信赖的依靠?哪里是躲风避雨的安全港湾?
当狂风裹挟着暴雨袭来,谁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与台风赛跑,谁能为百姓顶风冒雨夯实安全堡垒?
在台州,人们听到了最响亮的回答。8月4日开始,连续6个日日夜夜,上百万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着步步逼近的“莫拉克”,谱写了一曲曲抗台赞歌。
要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大洋街道干部就是我们的依靠,黄喜贵家就是我们的避风港!”安徽籍外来务工者阮灵巧说道。
阮灵巧一家都在临海打工,一直住简易房。这几天,虽然街道干部再三劝说,他就是不肯转移。今天上午,眼看暴风雨越来越大,干部又来了,终于说服阮灵巧一家搬到街道安置点。为让他们一家住得更舒适一些,街道干部又与住房比较宽敞的黄喜贵商议,打算让阮灵巧一家住在他家里,黄喜贵一口答应。
每次台风来临前,转移群众都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当“莫拉克”还在千里之外的海上,台州市委、市政府就一声令下,要求根据防台预案,分批转移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地质灾害点的群众。一场涉及数十万群众的大转移迅速在台州各县(市、区)的街道、社区、乡镇、村落全面铺开。
受强降雨影响,今天下午,黄岩区宁溪镇白晏村发生局部山体滑坡,造成两间木结构民房倒塌。站在倒塌的房屋前,60多岁的黄五兴老泪纵横:“要不是政府催着我们撤离,我这把老骨头恐怕要埋在这里了。”由于当地干部工作做得早,此次滑坡地带居民在8月6日晚就全部顺利安置在白晏村村部办公楼。
群众转移工作,再细致都不过分。在天台县,负责转移群众的党员干部们深深知道这一点。
今天早上5时,天台县三合镇大横办事处工作人员就在办事处书记王哲林的带领下,冒雨前往大横村盲人老太太汤有江家,再次动员汤有江转移到安全地点。
“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多不安全啊,台风来了想跑都跑不了。你不转移,我们就在这里陪着你!”王哲林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做着思想工作,经过1个多小时的劝说,老人终于答应转移。
不管你从哪里来,你的安危是我最大的牵挂。昨晚9时30分许,玉环县龙溪乡警务室接到群众报告,称街道上有一个迷路的十五六岁男孩站在风雨中两个多小时了,情况十分危险。正在值班的警长黄金美立即驾车冲进风雨中,把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的男孩带回警务室。民警拿出自己的衣服给男孩换上,把面包和开水送到男孩的手上,并立刻联系通知男孩的家里人。今天上午,当湖北利川籍务工人员熊玉兰见到走失了整整一夜的弟弟,激动地握着黄金美的手,连连说“谢谢”。
下午4时20分,莫拉克在福建霞浦登陆,我们从台州市防指了解到,截至台风登陆前,台州全市共转移人口154827人,回港避风船只7653艘。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125个乡镇遭受侵袭,106.6万人口受灾,232间房屋倒塌……狂风暴雨,肆虐着台州大地,险情在暴风雨中出现。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在玉环县坎门应东码头,“莫拉克”导致的巨浪,把堤坝撕开了一个20多米长的大口子。坎门办事处党员、机关干部和坎门边防哨所、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的官兵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和民工一道组成抢修队伍,调集大型机械设备赶到现场进行抢修。经过十小时的抢修,缺口被基本堵住。
险情考验着台州市各级领导干部。在“莫拉克”侵袭台州期间,台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均分赴九个县市区的第一线,亲自指挥抗台。
8日上午,听说椒江区十一塘围垦区的一处围堰被风浪损坏,市委书记、市长陈铁雄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
在十一塘围堰修复后,今天,三门县海游镇竹岭坑水库又传来了险情:由于台风登陆前的暴雨,使水库溢洪道水量迅速加大,已经冲走了坝体部分的基础砌石。下游一个厂区、两个村庄受到极大威胁。下午4时20分左右,陈铁雄冒着瓢泼大雨来到了现场指挥抢险。与专家会商后,迅速确定抢险方案,目前,抢险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凝聚了民心,激昂了斗志,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协力抗击台风灾害。
在黄岩区,持续强降雨造成面雨量高达300毫米以上,局部甚至接近800毫米,黄岩区成为台州市唯一被淹的城市,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和山塘、水库、溪坝险情。今天凌晨,上洋乡象岙村的东坑栏水坝出现裂缝,村里的党员干部立即组成抢险突击队,冒雨搬运石块和沙袋进行抢修。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附近村民全部投入到抢修中。
在经历过“云娜”台风登陆考验的温岭市石塘镇,环海村的村民说:“在我们这里,干部群众协力抢险已经是一种传统。”环海码头地面因台风影响,裂开了一条1到4厘米宽的缝隙,而紧挨着码头的上方建造了39间四层楼房。石塘镇干部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台州市、温岭市和相关部门的干部也先后赶来,采取临时加固的应急措施。邻近各村的群众听到情况后,纷纷赶来,主动要求39户住户搬到自己家中居住。目前,39户住户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狂风依旧,暴雨依旧,结束了一天的风雨搏击,入夜的台州分外宁静。明天,又将迎来新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