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服务员介绍,姜某等人叫了五六次酒,每次都是两三扎徐再杰 摄
浙江在线08月21日讯
前天晚上,温州市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在灵昆大桥设卡查酒驾。一名酒驾者被查获时企图掉包,被交警依法处理。
当晚9时许,一辆轿车在离卡点50米远外停了下来,一名男子离开驾驶座后,坐到车子后座。民警随即上前查看。民警刚靠近,就闻到一股浓重的酒气。“这车是谁开的?”面对民警的询问,男子姜某闪烁其词,前言不搭后语。随后,民警对姜某进行了酒精测试,结果为0.898mg/ml,属醉酒驾驶。姜某因妨碍公务和醉酒驾驶将被处以20天拘留,周某被处以200元罚款。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离灵昆大桥仅800米远的农家乐饭店。饭店老板对前天晚上的这桌客人记忆犹新,“他们是晚上7点半来的,总共10来个人,喝了14扎生啤。”饭店服务员小潘介绍说,一扎生啤大概是1000多毫升,相当于两瓶啤酒。那天晚上,她记得那桌客人叫了五六次酒,每次都是叫两三扎啤酒。
姜某的朋友周某说,刚开始,大家也提到最近交警部门严查酒后的事情,说还是少喝为妙。但由于天气炎热,冰啤酒喝下去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大家频频举杯,相互劝酒越喝越多,到最后六名男士喝了14扎啤酒,其中姜某等人喝得比较多。快吃好的时候,周某劝姜某不要开车,让她帮忙开回去,但姜某坚持说自己没问题。
散席后,酒店老板见姜某喝得不少,于是建议让店里的代驾人员帮忙开车,但姜某执意要自己开车。
酒文化和汽车文化,谁优先? 一定程度上说,传统的劝酒逼酒陋习助长了醉驾的恶习。尽管《交通安全法》明令禁止酒后驾车,但鉴于酒文化的根植过深,汽车文化一时还未能对其造成有效冲击。因而,醉驾背后实质是两种文化的冲突,即汽车文化和酒文化的冲突,如何处理醉驾体现了两种文化“谁优先”的思维。
在邻国日本,酒文化也相当发达,但与汽车文化相比,酒文化必须退居其次。日本的《道路交通法》不仅对醉驾司机予以严惩,而且同一车辆上的乘客也会被惩罚,即便这些乘客没有喝酒,也要承担连带责任。此外,警方还要追究向司机供酒者的相关责任。反观国内,酒品销售者不但不会被追究责任,反而担心严打醉驾影响酒的销售量。酒文化虽然包罗万象,但肯定容不得醉驾。因而,在严打醉驾之外,有必要对酒文化中那些劝酒逼酒陋习给予一定的警示,让劝酒者也承担部分醉驾责任,或许是改良传统酒文化的契机。唯如此,才能强化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在酒文化和汽车文化中找到平衡点,同时为酒文化注入汽车时代所应有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