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北仑(浙江)9月2日电(记者 章苒、冯源) 为了备战9月4日在宁波-舟山港佛渡海区举行的东海搜救演习,全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海上搜救装备船舰云集此地,展示了中国的海事雄风和人类不断认识海洋的成果。
海上人命救助平台
记者在宁波北仑港大榭码头登上了担任此次演习总指挥船的中国海事"海巡31"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海事系统排水量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船舶。这艘总长112米,最大航速22节的船舶由我国自行建造,耗资6000万元,可抗11级风浪。
这是我国第一艘可以起降直升机的民用船舶。船只在风浪中摇摆时直升机如何安全着陆?海员告诉记者,船上安装有最先进的指挥塔台,已经起降了两百多架次的救援直升机。例如塔台上的平衡灯可以让飞行员在夜间了解船舶的摇摆情况,当天气恶劣飞机无法平稳降落时,甲板上的格栅可以勾住直升机底盘,利用绞盘装置使飞机被动着陆。
"海巡31"不仅巡航过我国四大海区,而且营救了许多遇险人员。2007年2月17日,在台湾海峡南口救助了一艘外轮,成功救起了17名外国船员。
专家解读:曾经在这艘船担任船长的广东海事局巡查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蔡壮标认为,海难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力量离事故地点越近越好。建立一支可以起降直升机,俱备先进通信、监控能力的海上移动人命救平台队伍是我国海事建设的发展方向。
尖端通信设备
"海巡113"艇全长60米,是目前我国比较普遍的海事艇。驾驶台上的3件尖端设备避碰雷达、光纤罗经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目前已经在我国的海事用艇上普及。
避碰雷达是船的"警报系统",能自动计算出其他船只与本船的相对运动线;光纤罗经就象"无人驾驶",随时修正因水流风力导致的偏航,而带有海图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能够查看出现在雷达区域内船只的"身份证",船舶信息一览无遗。
艇上还有一套中央电视控制系统(CCTV)。夜间可以用上CCTV的微光红外功能寻找失踪落水人员,而利用卫星转播,还可以将搜救现场实时传递到岸基指挥中心,供指挥员决策。
专家解读:"海巡113"艇大副徐海忆说,茫茫大海中的搜救有时正如大海捞针,有了这些现代化仪器助力,事半功倍。
人性化的打捞设施
在"海巡113"艇上,艇长贝建华给记者展示了一把抛投枪。它形如自行车气筒,边上附带一个高压气罐,前端是一枚带有尾翼和引线的"弹头",只需轻扣扳机,"弹头"就能飞出100米远,落水后自动变成一个救生圈。
贝建华说,过去营救落水人员,全靠船员人工抛投救生圈,但是凭人的力量,最多只能把救生圈扔出20多米远,现在有了这把抛投枪,一下子就能射出100米远,效率提高了。而且救生圈上还有引线,只要遇险者套上救生圈,船员就能把他往船上拉过来。
许多海事艇上还准备了攀爬网,艇员把这张经纬交错的大网挂在舷边,落水人员很容易就能把自己挂在攀爬网的格子里,然后沿着这张"软梯"爬上船舷。否则,落水人员和船艇都在随波飘动,攀爬钢结构的船壳无处下手,而且操作不当船体还会撞到落水人员的身上。
在时间紧迫的时候,搜救部门还会派出直升机。直升机可以在低空悬停在落水人员的上方,投放救生筏,它还可以派出救生员速降水面,将救生吊带套在落水人员身上,将他吊离出水,返回机舱。
专家解读:"海巡113艇"艇长贝建华说,海难中的最大杀手不是溺水,而是海温,人在冬天落水,半个多小时就会休克,有这些先进的打捞设施,可以尽快把他们救出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