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稿
中共丽水市委书记 陈荣高
(2009年9月18日)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
丽水既是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有1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2000年7月才撤地设市的发展中新兴城市。作为浙西南山地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浙闽六大水系干支流的源头地区,丽水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被誉为“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总量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80.79%、81.62%,林木蓄积量占全省的25%;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储电量占全省的40%,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以上,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种类占全省的71.7%,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植物种类占全省的62.5%;生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旅游资源单体超过2000个,其中优良单体有353个。丽水还是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综合性的“民间艺术之乡”和第一个“摄影之乡”,摄影文化、巴比松油画文化、石雕文化、剑瓷文化、黄帝文化、好川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华侨文化、香菇文化等诸多特色文化元素构成了丽水的绿谷文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随着撤地设市以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一是实现了综合实力新提升。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丽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29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经跻身前100位。去年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175美元。二是推进了经济结构新优化。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为58.2:21.5:20.3,到2008年调整为10.9:48.6:40.5,由单纯的农业产业为主逐渐向二、三产业为主发展。三是迈出了小康建设新步伐。上世纪90年代初,丽水仍有约6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通过努力,1997年贫困县全部摘帽,撤地设市以来累计转移安置下山农民近15万人,去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已全部脱贫或纳入低保,113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全部超过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正朝着户户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四是取得了生态建设新成就。建成了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所属9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有4个县进入全国前10位,庆元县为全国第1位,赢得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
党的十七大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战略部署以后,我们结合推动科学发展观、省委“两创”总战略在丽水的实践,立足于丽水生态这个最大优势、山区这个最大市情,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强调要把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创生态业和走山路、唱山歌、念好山字经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为此,于去年2月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计划以“三步走”的形式,力争到2020年与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丽水。其中,到2012年这5年,要通过统筹落实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大任务”,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设“四篇文章”,实施生态产业、生态集聚、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态文化“五大工程”,实现居住、饮食、休闲、旅游、创业“五个在丽水”,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
第一、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生态品牌效应有了新提升,到2008年底,全市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品牌农产品共有269个;已创8个国家驰名商标,39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2个浙江名牌产品,10个浙江名牌农产品;已有产值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03家,其中超亿元的有18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5家;累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713家,带动农户40万户。去年我市农产品在“长三角”市场的销售量达到50多万吨,销售额1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在哪里发展工业”,突出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目前已形成以丽水经济开发区为主要依托,9县(市、区)的特色专业园区为骨干的新型工业布局,开发区(园区)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已达到54.8%;围绕“发展什么样的工业”,重点发展技术创新型、生态环保型工业,近年来我市先后与浙江大学等11家知名院校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实施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达474项,2008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1亿元,比上年增长32%。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1%,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是撤地设市初期2000年的5.4倍和10.6倍。
着眼于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继2001年缙云仙都成为丽水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去年以来我们加大推进力度,龙泉山、南尖岩、金矿矿山公园、神龙谷等4家景区相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另有8家景区的创4A工作正在有序推进。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20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48亿元,分别是撤地设市初期2000年的9倍和11倍。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达到742.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和30.5%,初步打响了“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品牌。9月2日,省检查组对我市“创优”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后认为,我市已达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标准。
第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通过努力,丽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居全省之首,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省第一。2008年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5.5%,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Ⅱ级以上优良天气达360天。我们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1、以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协调性。重点是深化“三大改革创新”:在深化生态功能区调整的改革创新上,致力于“该保护的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科学开发好”,核心是解决“在哪里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编制实施《丽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其中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分别占区域面积的18.02%、77.01%、3.98%和0.99%。在深化山区农民异地转移的改革创新上,致力于转移、减少、富裕农民,核心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编制实施《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从2008年初开始全力推进以整村搬迁为最大特点、以“三个彻底”(彻底摆脱贫困、彻底恢复生态、彻底远离危险)为根本要求的山区农民新一轮异地转移,仅2008年就异地转移农民2.56万人,其中整村搬迁17个行政村、349个自然村,共1.83万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创新上,致力于破解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核心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初步实现了“青山变银行、活树变活钱”,“用少量的钱帮助最需要钱的人,办成最需要办的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5028户、金额6.34亿元。今年4月底,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国家林业局等五部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金融支持林改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我市的探索和实践。
2、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从源头上解决区域性、结构性和行业性的污染问题。一方面,全面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好节能减排“硬指标”。节能方面,2008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7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5.8%;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7.3%,降幅比去年同期高11.6个百分点。减排方面,2008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末累计减排9.06%、9.41%。另一方面,加强生态创建、生态修复。去年已建成省级生态县2个,将力争2012年底之前9县(市、区)全面达标。与此同时,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除在建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603万亩(其中已建432.7万亩),今年又积极争取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扩面,已完成增划界定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552万亩,全市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林地总面积的53.3%以上。
3、以推进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和现代化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化。把实施“千亿富民强市工程”作为重要突破口来抓,建设“大交通”、“大电力”、“大水利”、“大森林”、“大景区”、“大城网”,加快完成骨干重点基础设施阶段性建设任务。以“六城联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撤地设市之初的9.2平方公里扩大到26.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49%。着力推进旧城、道路、内河“三大改造”,旧城改造江滨区块40万平方米征迁任务全面完成,江滨景观带生态景观区建成开放,内河改造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飞机场”区块土地置换问题已基本谈妥,江滨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基本建成,近年来共修建城市道路116.2公里,消除了22条断头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到2008年底已有1210个行政村通过村庄整治验收,全市等级公路通村率达89.1%、客运班车通村率达76.2%,有线电视行政村联网率达95.3%,农村垃圾收集率达73%。
第三,生态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
不断深化绿谷文化、民间艺术之乡建设。围绕丰富和发展山水古文明,对瓯江流域文化以及丽水特有的文化元素加强研究和整合、开发。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经联合国联农组织批准,我市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青田县稻田养鱼系统成为首批五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目前,我市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2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处,省级文保单位34处,市级文保单位231处。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去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8%。发展生态会展经济,举办了首届“中国?丽水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和3届“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今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将举办中国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暨“2009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
不断推进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方面,已创建文化“山花乡镇”87个,“东海明珠”乡镇27个;已建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698个,创建各级文化示范户1000多户。教育方面,中小学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9.1%。卫生方面,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3.5%,新农医参合率达到93.96%,建立了10所惠民医院。第四,五大生态工程和“五个在丽水”建设有序推进。五大生态工程方面,总计244个项目,总投资约为1577亿元,近五年投资1182亿元,其中截止2009年7月,共有156个项目开工建设,占总数的64%;累计完成投资约300亿元,约占近5年投资的25%;其中有32个建成投产,占总数的13%。
“五个在丽水”初显成效:
——居住在丽水。通过推出不同区域、不同地段、不同层次的商品房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撤地设市以来,市区已开发商品房253.57万平方米。通过抓好保障性住房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撤地设市以来,市区已开发经济适用房18.92万平方米,已安排1834户。今年,市区将建设经济适用房7万平方米,农民公寓7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拆迁安置房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面将扩大到低保标准1.5倍、人均住房15平方米的城市低收入家庭。
——饮食在丽水。主要依托丽水丰富的绿色农产品,打造“处州菜”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9100家,其中餐饮业达5424家(市区有963家),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名菜。
——休闲在丽水。主要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加快发展休闲养生经济。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休闲度假村(点)187个,经营户、经营点794个,接待游客148.39万人次。
——旅游在丽水。主要依托特色鲜明的山水、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打响“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品牌。我市目前共有对外开放景区景点63个,其中A级旅游区从2005年的17家增加到27家,星级饭店从2005年的47家增加到53家;旅行社由2005年的28家发展到43家,其中市旅游集散中心已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国内旅行社100强。
——创业在丽水。主要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创业主体,使丽水成为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的一方热土。撤地设市以来,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功引进市外企业1602家,国外企业148家,创业人才1.2万人,外来用工累计32.6万人次;通过开展“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建设以及权力制衡等民主化机制建设,良好的创业、信用、法制、政策环境进一步形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还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破三难”推进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破解农民增收难。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提出并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责任制,把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目标化、责任化,其中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个和3.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12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二是破解农民建房难。在“旧村改造”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把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拉动内需的经济增长点和安居乐业的民生增长点来抓。今年1-8月,全市已累计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0935户、完成9309户,其中低保标准120%以下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实施4503户、完成1520户;拆除危旧房建筑占地面积1010380㎡,新建房屋建筑占地面积878399㎡,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76920㎡;完成危旧房改造总投资12004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入6549万元。三是破解农民贷款难。出台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支农工作的政策性意见,今年1-8月,全市共有3408个行政村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8.7%,已采集农户信用信息33.18万户,评定信用户16.36万户,其中50296户信用户已获得金融机构授信,授信额度为123142.57万元。此外,市农行以林权等资产作为抵押物的“惠农卡”已发放2万多张,“惠农卡”贷款余额超过全省一半以上。
第二,与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相结合,以“用三力”推进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全力推进项目。紧紧抓住中央新增四万亿投资的机遇,编制实施《丽水市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安排前期成熟的重大建设项目41个,总投资879亿元。到目前为此,共争取到资金51624.5万元,重点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以及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工程服务月”等形式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项目施工个数、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79个和122个。二是全力服务企业。开展“企业服务年”、“千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出台了优化环境服务于企业的16条政策性意见。引导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建立了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的转型升级项目库,其中今年计划投资49.44亿元。三是全力维护稳定。坚持以保稳定来保增长、保民生,去年连续第4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
第三,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推进丽水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抓手是从丽水实际出发,推进农村“135”工程。即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培育100个中心村、转化300个后进村,创建500个生态文明村。计划用三年时间,即到2012年,全市80%的行政村(包括90%的中心村、50%的后进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基本模式是“组团联乡、驻乡帮村”。即市、县两级整合机关部门力量,有针对性派出机关部门人员组团到乡镇或街道开展帮扶活动,每个组团定点驻一个乡镇或街道,协助乡镇或街道党委整顿一至两个后进村,帮助培育若干个中心村和生态文明村。要求组团干部每月驻乡镇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进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建设一批用心谋事、干净干事、和谐共事的“生态班子”。
总的来说,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时间还不长,取得的成效也还是初步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丽水进入3000美元阶段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深入研究丽水发展的战略性、体制性、政策性、素质性、结构性问题,并通过推进集聚发展解决发展布局“不优”的问题,推进借力发展解决发展动力“不强”的问题,推进错位发展解决发展特色“不亮”的问题,推进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努力使丽水的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