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军功章的张月轩老人是昨天联谊会现场的“明星”。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浙江在线09月27日讯
掌声响起,心潮澎湃,满头白发的“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昨天上午, 47年前曾在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度过童年的柳华,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感慨。她含着眼泪,介绍了自己在福利院度过的快乐童年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台下, 96名在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孩子”们,从杭州各地赶到“娘家”聚会。他们最大的已84岁高龄,白发苍苍,最小的也有30多岁,拖儿带女。由于人数过多,“孩子们”的全家福只能分批拍摄。不同时代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在照片上,笑得同样灿烂。
1958年出生的柳华,家住杭州花坞新村。昨天,得知自己要回福利院“娘家”,一大早柳华就穿上最喜欢的一件黑色外套,对着镜子照了半天。想着要和当年的兄弟姐妹们见面,她异常兴奋。
柳华说,5岁那年春天,她在一次发烧中昏迷,几天后醒来就已身在孤儿院。
“当时,我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在农村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不要说给我看病了。所以,父母只好将我遗弃了。”说起这段往事,柳华显得黯然神伤。
“我来的时候,现在的儿童福利院叫贫儿院,后来改名为杭州市人民保育院。这里的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让我吃饱了饭,还给我取名‘柳华’。”柳华在儿童福利院住了16年,直到1978年,在她21岁时,被安排进了福利厂工作:“保育院给我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仅救了我的命,还让我平安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娘家。”
离开保育院后,柳华还偶遇了自己的亲人。现在,虽然有亲人陪伴,可是,在保育院结交的兄弟姐妹,仍然是她最好的“娘家人”,每年春节,她都要回娘家走走。
在联谊会现场,福利院的张院长像妈妈一样,不时地为满头白发的“孩子”们送水果。看着娘家人的忙碌劲,1935年出生的钱时青,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再一次流下了热泪。
钱时青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他的妈妈是名家庭主妇,当年生了5个孩子,但没有工作,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的微薄收入支撑。
1946年, 5个孩子让这个贫穷的家庭不堪负荷,一家人经常是吃一餐饿一餐,有段时间,几个孩子经常一两天吃不上一餐饭,“眼看快要被饿死了,我的父母实在没办法,就含着眼泪,把我和一个哥哥、一个妹妹,送进了当时的贫儿院,是贫儿院救了我们一家3人的生命。”
“在贫儿院,我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我作为第一批共青团员,在现在的胜利剧院宣誓。”
15岁以后,钱时青离开贫儿院,开始他的求学生涯。通过努力,他半工半读取得了大学本科的学历,留在了浙江工业大学工作。现在,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据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张院长介绍,儿童福利院成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昨天,当这些曾在福利院生活过的“孩子”们,自发组织了“感怀祖国60年联谊会”,到娘家看看。他们怀着感恩之心赶来,为的就是见一下娘家人和当年的兄弟姐妹。